除郑芝龙之外,郑芝豹等人都没见过这等,比起在东番及福建表演过的歌舞团,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一行人倒是还见识过,但小品与相声对众人来说,决计是新鲜事物,而且喜闻乐见。

    “给在座的衣食父母鞠躬!”

    “在下亦给衣食父母……”

    “你应该叫爷爷奶奶!”

    “这还没开始演呢,你就打算占我便宜?”

    “我占你便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差这一天!”

    “当初我就该听老板娘的话,不应该带儿子上台!”

    “咱把话说清楚,虽然你我是搭档,但也得各论各的!”

    “你想咋论?为父给你分析一番!”

    “要脸不要脸?诸位请看,就这等糟糠模样,还在当在下父亲?”

    “咦咦咦!瞧你说的,在下当生父不行,当养父亦可嘛!”

    “我的天呐!当初我说相声的时候,你才三岁!”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您这是打算说完这段就入土为安?”

    “你个不孝之子!”

    “有完没完了?占便宜还当真了?”

    就这种插科打诨的节目,可谓是雅俗供赏,最受欢迎,因为说的是大白话,斗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能听懂。

    茶馆里现在相声、说书、唱戏并行,新诞生的相声算是最有观众缘的节目,只要能逗大家开心,那就一定是赚钱的。

    不少后生想靠说书吃饭,然而肚子里没啥料,光靠一张嘴也说不出花来,每天只能勉强糊口,不被饿死。

    好在太子爷发明了相声,这些后生弄懂了其中的门道,便纷纷开始入行,现在不光是总汇、茶馆,连酒楼、客栈都有相声表演。

    若是一个人,能说单口相声。

    要是配合默契,便可说对口相声。

    三个人组合起来,还能说群口相声。

    其中的佼佼者,一天便可落袋一二两银子。

    这已经算是不少了,一个月下来便远超之前的收入。

    但相声演员嘴皮子再利索,也比不过歌手。

    顶级歌手出场,一首歌五两银子也不鲜见。

    歌手们所唱的歌曲,九成以上都是由太子爷作词作曲。

    由于仙界歌曲十分的上口,听起来又能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故而没几个人不仿效。

    对此,某太子也不会收专利费,这也算是变相活跃京城的演艺市场了。

    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各种娱乐场所才能更加的引人入胜。

    在闲暇之余,呼朋唤友去看演出,已经成为土豪们的习惯。

    不差钱的人都会选择与两大总汇,实力稍逊的也能去同类的场所消遣。

    郑氏一行人里,来此地次数最多的反而是年纪最小的郑成功与郑省英。

    某太子对这两位的管理,总的来说,并不严格,但很明确。

    那就是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该练的时候练,该打的时候打。

    到你上阵的时候,你就不能腿软认怂!

    等打败了辫子大军,那自然可以潇洒快活了。

    通过是役,郑成功的名字也在京城如雷贯耳了。

    加上某太子赏了这个门徒不少银子,这位少年英雄自然成了老板娘们眼中的大主顾。

    因为郑成功只要前来,便肯定能带着自己班里的战友,通常万礼、甘辉等人一个不差。

    他们单独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