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为体系,但涉及到其编制具体人数、火力配置就有点抓瞎。

    他最多也就清楚一个鬼子师团人数大概有两三万人,鬼子大队相当于现今国内部队的团级编制,中队相当于连级规模,小队和排相当,分队相当于班。

    至于其武器配置不大清楚,当时看抗战网文只管看得爽,谁没事关心鬼子配置有多少枪炮那些枯燥枯燥乏味的数字啊!

    不过没关系,现在有了周青他们和鬼子交过手的人,两下一综合还是很容易搞清楚鬼子部队中大队、小队、分队的人数及武器标配。

    再往上鬼子部队中的联队、旅团、师团,周青等人也不是很清楚,毕竟他们没接触过。

    现今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国内军队的班。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由排掷弹筒班,拆解一个组,支援到班)。

    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队长军衔是少尉或者中尉。

    日军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步兵中队是180人,队长军衔一般为大尉。

    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大队人数是1100人,大队长的标准军衔是少佐或中佐。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

    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中队只有8 挺);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炮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炮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在任自强看来,就凭手底下这帮人的水平,在现阶段对日军编制了解到大队即可,其意思也就是说遇到鬼子大队以下部队尚可考虑一战。

    再往上关于鬼子联队、旅团、师团知道也没多大用,如果有幸碰到,就凭蚁多咬死象,那自然是有多远躲多远。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不是傻蛋,像蚍蜉撼大树,鸡蛋碰石头之类的沙雕操作,他脑袋吃肿了才会去干。

    当然,要想更好且更高效的打击鬼子仅仅掌握鬼子编制和火力配置还不够,还要针对鬼子部队的技战术特点做出针对性部署,不能端起枪仅凭火力优势乱打一气。

    在任自强看来,里面的套路多了去了。

    譬如说伏击正在行军鬼子小队级别的鬼子部队,总共五六十号鬼子排成两列走进伏击圈,随着一声令下“开打”,这就涉及到你先打谁后打谁或是谁瞄准谁要做到心里有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