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嬷嬷吊起胃口,笑着看着她问道。

    “是吴王府的事儿,老奴听说周侍妾被吴王妃责罚动了胎气,裴侧妃为了护着周侍妾肚子的孩子顶撞了吴王妃,吴王妃大怒把裴侧妃禁足。不过,武安侯夫人很快知道了此事,一状就告到了阮明妃跟前,阮明妃派了身边的嬷嬷出宫去吴王府把吴王妃训斥了一顿。”

    苏辛夷挺意外的,没想到闹得最欢腾的居然是吴王府。

    裴惠然会为了一个侍妾与季蕴对着干?

    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吧。

    果然,裴家的姑娘就没一个简单的。

    想到这里,她看着佘嬷嬷问道:“襄王妃跟裴侧妃是表姐妹,既然都进了皇家的门,襄王妃就没给裴侧妃撑个腰?”

    佘嬷嬷摇头,“老奴并未听说。”

    苏辛夷“啧”了一声,看着佘嬷嬷笑道:“这表姐妹也不过如此。”

    “太子妃说的是,当初武安侯府将襄王妃推出来就没安好心,还想把人送进后宫,襄王妃又不是个傻的,之所以闷不吭声,大约也是想借着武安侯府往上跳。不过,事情最终结果出现失误,听闻两家闹得也不愉快,如今不怎么来往也不意外。”

    苏辛夷笑着说道:“那以后可有的热闹了。”

    “您就等着看大戏吧。”

    苏辛夷心情大好,倒不是她愿意看别人家的笑话,实在是这些人也等着看她的笑话呢,别以为她不知道,这次武安侯夫人可没少在外败坏她的名声。

    选秀过后,京城一下子安静下来。

    商队已经出发,苏辛夷送走两位堂兄,盼着他们能平安归来。

    穆邢去了朵甘,还没消息传回来。

    时间一步一步往前走,苏辛夷的肚子越来越大,这一两个月国公府那边几位少爷的婚事也定了下来。

    苏北定的是工部尚书的女儿卫氏,苏雎定的是太常寺卿之女张氏,苏滁定的是国子监监正的女儿骆氏。

    门第最高的是苏北的未婚妻卫氏,但是工部是六部中垫底的,主管营造,没多少权势。太常寺管祭祀,宗庙礼仪,国子监管书生,都是没有实权的亲家。

    国公府几桩亲事外头盯着人不好,谁也没想到国公府会定下这几桩亲事,以国公府眼下的声势,家里还出了个太子妃,应该会联姻更好的世家才对,偏偏国公府联姻的都是朝中无实权的文官。

    苏辛夷也很意外,虽然早就知道家里头有这个打算,但是也没想到会给几个哥哥定的亲事这么低。

    苏辛夷倒不是看不上几个未来的嫂子,而是怕几个哥哥觉得委屈。

    她心里担忧,就写信回府给母亲细问端详。

    四夫人的信送回的很快苏辛夷展信一读,看完之后长长地叹口气,信上说几位哥哥的婚事是祖父拿的主意,国公府如今太过瞩目不宜张扬,再说挑选的姑娘虽然家世不显,但是家里也仔细打听过,没有名声有瑕疵的。

    苏辛夷握着信陷入沉思,家里头几位哥哥,大哥跟二哥是冒头最快的,尤其是大哥苏翼,跟着商君衍南下回来,已经又被陛下加封恩赏,二哥几次办差应该官职也会下来了,至于下头几个哥哥,自然要比一比锋芒,少不得蛰伏几年,想要出头还得看时机。

    所以,这种时候婚姻大事反而是最重要的事情,家里给他们挑媳妇不看重家世看品行是对的。

    苏辛夷既然知道家里的打算也就安了心,祖父考量肯定比她更周全。

    她现在身子越来越重,距离产期也很近了,每日佘嬷嬷都会陪着她在园子里走动消食。

    东宫的产房也开始准备起来,一起井然有序。

    进入六月后,苏辛夷即便是习武出身,也觉得一日比一日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