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仇没有一笑泯恩仇,只有血债血偿。

    九胡人和大乾人是血仇,大乾百年征战,是有五六都是安北都护府主攻九胡人。

    如今曾经建立起大元帝国的九胡人,现在只能在交出全族大部分财富后,成为罗斯人的附庸。

    合为附庸,不为奴,贱于民。

    看着越来越完善的吐蕃人营地,迟迟不见攻打,苏策虽然觉得很是奇怪,却也没有派人出去送死。

    战争的节奏没有那么快,苏策趁着这段时间,整备了一次军队。

    一万府兵中,有一千轻骑,四百侦骑,四百重骑,两百具甲骑。

    剩下的这都是步军,蜀王送来的箭矢决定了苏策只能重点布置,以杀伤为目的,玩不起箭雨覆盖。

    因此苏策从剩余的八千府兵中抽出来一千弩手。

    剩下七千府兵,分为七队,每队千人,要不是茂州城小,只是一座两里见方的小城,一队千人还真守不住。

    而茂州这座城自建立初,便考虑到这里地处要害,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茂州半座军城的说法并不是说着玩的。

    四四方方的城墙,四角有各有一座角楼,两座城门,一东一西,各有翁城,城门上有双层箭楼。

    城门高耸,达到三丈有余,双层箭楼宽达三十米,翁城为圆形,东西不过百米。

    而在四面城墙每隔七十五米,便有一座凸出城墙两的马面,茂州城的马面没有长安城马面那么宽大,只有五米宽,上面的平台上有一条长方形的两层阁楼,下层住人,上层作为箭楼。外围一侧的城墙都是凹凸有秩的女墙。

    总共四十八座马面,四座角楼,两座箭楼,这便是茂州城的防御建筑。

    至于武备,只有八十张从益州送来的三弓床弩,臂张弩一千张,弓类是府兵的常备武器,人手一两把,这是根据府兵个人的能力配备选择的。

    而人员分配上面,就需要考量苏策的排兵布阵了,城门处虽然有翁城,箭楼,但是这里却需要重兵把守,这两面城墙也是吐蕃人进攻的重点。

    设身处地去想,苏策若是手上有十万大军,面对万人把守的城池,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力攻击两座城门处,分出偏师,待两面没有城门的城墙上的守军被抽调部分后,偏师主攻,垒土为坡,靠着兵力强盛,一处破开,整座城池唾手可得。

    因此苏策给东西两面各放两千人,南北两面布置一千五百人,还剩下两千人作为辅兵,随时补充到城墙上,两千骑兵作为反击的力量。

    大乾能称得上侦骑的骑兵,都是十里挑一的好手,骑术高超,因此苏策让这些侦骑暂时作为城中传递消息的骑令兵。

    至于四面城墙的守将苏策手下皆是校尉,旅帅,只能矮个里面拔高个。

    这些府兵都是来自各个折冲府的,相互之间也都有一定的了解。

    在四十个步军校尉中,众人推选出来了十二位校尉,四主八副,一面城墙的守将由一主两副组成,二十八名校尉,四座角楼各一人,剩下二十四名校尉则各领两座临近马面。

    虽然城外吐蕃大军,兵力过十万,但是茂州城中的府兵们却没有丝毫的恐惧。

    这些临时抽调的府兵,都是轮番回来的府兵,也就是说,这些府兵都是出身于边军。

    一个边军,除了军城外大部分的战斗都是在戍堡,关塞中战斗的,那些戍堡关塞虽然险要,但是战斗也是异常残酷,现在据茂州城而守,对于边军的人来说,厮杀的残忍无疑降低了很多。

    至于苏策和军司马两人则坐镇城中,而苏策对于自己的安排比起众人都残忍。

    城中除了侦骑外,剩下的一千六百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