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树大招风的道理苏策还是很明白的,有些人可以做但是不能留人口舌。因而放籍安置就挺合适的。

    长安城的新鲜事很多,二皇子遇刺的事情并没有闹得太大,三五日便没了说法,不过邸报的角落中却说剑南道三使扩厢军一万靖安川蜀。

    说是靖安,实际上是收拾二皇子赵载校去年留下来的隐患。

    不管是地方大族还是豪族士族,在国家面前都只是势单力薄,况且川蜀已经糜烂到了根子上,不是二皇子举一次屠刀就能解决的。

    益州武库日渐充盈,说明朝堂上对于六诏和黔中已经难以容忍空悬在外了。

    闲来无事,苏策在家里修身养性,陪陪妻女,这样的生活才是苏策想要的,这不,七月初,王兰用过早食后呕吐,大夫按脉说是有了身孕,苏策抱着嘟嘟去了河边小谢。

    嘟嘟现在会跑了,一双小腿整天闲不住,苏策便带着闺女整天玩耍,嘟嘟最喜欢骑大马,但是嘟嘟年龄太小可骑不了马,小马驹性子不稳,苏策也不敢让嘟嘟去骑,只得自己做马,陪着嘟嘟玩闹,一点也看不出曾经战阵之上的战将威风。

    七月中旬,永和坊的府邸建好了,苏父选了个好日子,七月十五,苏家一家老小便搬去了永和坊的新府邸。

    新府邸比苏庄的府邸大上不少,是一座前一后二的三进府邸。

    李常从庄户中选了二十人,都是十八九的大小伙子,这几年跟着亲卫们一起玩帅耍,也学了一招半式的,有些勇力,现在亲卫年纪太小,苏策用不了,所以选了这些人做为新府邸的家丁。

    至于后院分为东西两院,和苏庄的安排一样,西院苏父苏母住,东院苏策和王兰这对小夫妻住。

    两个老嬷嬷和八个丫鬟跟着也一起搬了过来。

    苏家内院的事情都是苏母在管,春夏秋冬,梅兰竹菊这八个字虽然各家府邸已经把这个八个名字用烂了,但苏家的八个丫鬟还是这个名字。

    苏策乔迁新居,太子和二皇子各送了一份礼,礼不重,但是却大张旗鼓的送了过来,苏策知道这是太子和二皇子在给自己撑腰。

    想那年,苏策势单力薄,卖掉府邸偏居渭水河畔农庄。

    看如今,买下永和坊,置建新府邸,再加上苏策在东宫虽然无职,但是前东宫领将的履历,储君偏爱,又与二皇子私交甚好,长安城中也没有敢去欺负苏策的人了。

    虽然苏策还是长安城这个棋盘上的棋子,但是却再也不是可以随意舍弃的棋子了。

    新府邸的规制按照苏策的爵位营建,面积却是很大,假山,小溪,小湖,凉亭,阁楼应有具有。

    搬来新府邸,李常整日也不回府,苏策也没有呵斥,因为李常是去请客吃饭了,坊中的坊官,巡查永和坊的不良人,金吾卫,坊门处的监门卫,这些人都需要打点一下,毕竟一家老小都在这里住着,县官不如现管,些许客气,谁说日后帮不了大忙。

    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苏策懂,不过这些小事,苏策身为勋贵,出面就有些不妥了,李常作为管家出面还是挺合适的。

    洞悉了李常的身份,苏策只是和苏父提了一嘴,苏策也不是乱臣贼子,李常作为管家还是很合适的,家里的事情,没让苏策费过神,苏策也就任着李常装傻充愣了。

    李思哲去了建章监,老帅忙碌的事情太多,苏策在长安城中也无旧识,日子就显得有些无聊了。

    闲来无事,家里有苏父苏母帮衬,家中产业有李常经营,王兰要养胎,苏策一时间竟然成了闲人,当然算上哄嘟嘟,苏策也是有事可做的。

    六月流火的日子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七月的长安还是很热的。

    南山庄子建好了,正好避暑。

    新府邸还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