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度的战斗,往往一个月还没有因为意外死亡的人多,但是定北军拖着二皇子,不让他回到长安城。

    所以二皇子年底回京,八月底,勋贵就已经开始想办法了。

    而两位前国公,待在苏庄几天后,和苏策交谈了一晚后,就回了长安城。

    苏策现在算是太子手下的红人之一,因为苏策是姜澜和项瑁的领路人,太子十率的其他公侯之子有事没事就来找苏策玩耍。

    半大的小子们,年龄虽小,但是心里都明白该向谁靠拢,苏策也算是扯着虎皮做事。

    旅贲军一再扩充,太子十率中统帅府兵的六率已经扩兵五千。

    这里面有着赵钰民的默许,勋贵们要强化太子权柄的想法已经放在了明面上。

    至于文官们,对此并无异议,虽然有着一群年轻的文官为二皇子摇旗呐喊,但是储君的地位不容撼动。

    罗斯国终究没有和大乾成为邦交,因为大乾的勋贵们不会用一纸通商条约限制自己的手脚。

    少了一座国公府,兵部最近收到了很多边境的冲突战报。

    安定郡公项城被勋贵推上了前台,勋贵需要战功挽回自己的损失,五位国公坐镇兵部,兵部尚书每天战战兢兢的上值。

    大乾的府兵们向战之心随着五位国公坐镇兵部已经达到了顶峰。

    边地的大乾边军不断的打探着大乾周边国家的信息,边军小规模越境,试探各国兵力的强弱。

    南衙十六卫内部的将校们开始比武论策,皇帝赵钰民对此没有表态,但是六部已经能够感觉到大乾或许在下一刻就会爆发国战。

    “勋贵不能再这么闹下去了!”

    一场普通的大朝会随着户部尚书的开口,大乾最近的变化被掀到了明面上。

    “闹?周围各国虎视眈眈,我等只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齐国公姜卜冷笑一声,一身紫袍穿在身上,根本掩盖不了姜卜想要发动战争的决心。

    “国虽大,好战必亡!”

    “国虽大,忘战必危!”

    ……

    一场大朝会,赵钰民从头至尾一言不发,朝堂上为了一场还没有发生的战争吵成一团。

    文官不想发动战争,因为大乾需要修养生息,但是军方已经到了不得不战的时候,府兵们需要功勋换取土地,将军们需要战功,勋贵需要战争补充新血。将门需要战争挽回自己的地位,没有战争将门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从北衙禁军填充到边军中。

    合作!对抗!

    军方中的各种势力一直如此,将门和勋贵和解的条件就是发动战争,

    “北方不可以!”户部尚书退了一步。

    “可!”

    “十万!”兵部给出来了兵力限制。

    “不行,十五万!”姜卜沉默了一下拒绝掉了,说出自己的底线。

    “那好,剑南道这两年一直受到土浑人的袭扰,可调安西一部,安南都护府要稳固岭南羁縻州,不可动!”兵部有自己的战略,不可能因为勋贵施压就做出让步。

    “不行,安西都护府的安西军和北庭军需要镇守西域,不能调用,从别处调兵。”姜卜很了解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一直以来兵力都是捉襟见肘的,要不是靠着府兵的强大战力威慑,西域百国哪里愿意成为大乾的羁縻州。

    “那就无兵可用了,齐国公!”兵部尚书虽为文官,却出身将门,即便将门和勋贵暂时和解,但是他也不能因为这些就不顾大乾国土的安危。

    姜卜的眉头紧皱,这时候坐在赵钰民座下软榻上的太子赵载承站起来,开口说道:“原有神策神武四军刚刚轮完休期,不如派这四支旧军去,三大都护府依旧轮番各地折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