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借着太子亲征不利的由头,裁撤府兵。

    圣人为保太子,退了一步,为了不让三相揪住太子亲征不利的由头得寸进尺。

    这才三月就去了离宫,留太子在长安和三相。太子不监国,九寺五监受三省节制。圣人去了离宫,太子监国,九寺五监归太子节制,三省只剩六部。

    这样三相失去九寺五监的支持,仅靠六部,太子足以挡住三相的手段,圣人出长安居离宫也好,圣人不在,太子监国,领九寺五监,三相也该有所收敛了。

    也怪事前没有人能想到三相的手段如此卑劣不然圣人和勋贵也早有防备了。

    上一次处置九胡之事,也是事发突然,最后六国公无奈斩了一相,勋贵少了一座国公府,如今这一招已经不能用了。

    “圣人口谕,泾阳县伯背疾,四月痊愈后便回东宫上值!”魏羡说完起身将一枚金制虎符交给苏策。

    苏策看到金虎符,瞳孔一缩,大乾虎符分金银铜三等,金为上,银为中,铜为下。

    圣人金符,太子银符,将帅铜符。

    曾经的东宫虎符就是铜制,银制虎符在太子手中,而眼前这枚虎符与东宫虎符形制一模一样。

    东宫金虎符,节制所有东宫府兵,苏策知道接过金制虎符意味着什么。

    这是要夺去太子的兵权!

    苏策没有伸手去接,太子可是大乾储君,下一任大乾皇帝,接过这枚金虎符意味着苏策彻底的得罪太子。

    之前自己离任,顶多是和太子理念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太子不会对付苏策,苏策做自己的泾阳县伯,平安一生而已,若有战事,苏策随军出征,也未尝不可。

    但接过这枚金虎符,平白夺了太子兵权,虽然能得到圣人看重,却得罪了太子。

    当下,还是未来?

    接,还是不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在其位,身不由己。有些事圣人可做,太子不可做,别让太子做傻事。”魏羡看到苏策犹豫,把手往苏策面前一递。

    “谢圣人!”苏策硬着头皮接住虎符。

    “老夫明日便走,秘书省的事情太多。夜色深,老夫先行一步。”魏羡收回手,说完冲着周康招招手。

    看到苏策拿着虎符发愣,魏羡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是难为苏策,但是人啊,何时不为难,不由得多说了几句话:“无容人之量,便无用人之明,无量不明,是为无德,莫要看轻太子,圣人曾言,历代储君,太子载承为第一,只是太子妃的事情牵绊住了太子,如今太子被辱,闻公听之,气急呕血,言三省乱国,手书太子,言清君侧,圣人是怕太子冲动,削减兵员已成定局,往后之事,圣人自有决断,风波过后,清河自来!”

    魏羡拍了拍苏策的肩膀,周康此时已经走了过来,魏羡收回手:“送老夫回庄,让你家主人静静。”

    苏策把金虎符收到袖中口袋,冲着魏羡的背影拱手行礼。

    看着魏羡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苏策长出一口气,坐在竹椅上,从袖子中拿出金虎符。

    魏羡最后一番话点醒了苏策,如此接过这枚虎符倒也无妨,太子之位稳固,不然圣人也不会说历代储君,太子为第一这样的话。

    苏策摸着虎符,圣人要拿掉东宫兵权,只是表象,怕的是太子冲动,对三省用兵,如果真是这样,圣人只能废储。

    自己这次回去,可不仅仅是控制东宫兵权,太子于朝堂失威,怕是立威之事也需要东宫旅贲出力。

    尺度该如何把握,就需要苏策认真去想了。

    相权盛,则党同伐异。

    皇权强,则盛衰不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