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骡马数量的区别。

    甲等战备师,常年保持战备状态,其下属所有部队的骡马都是满编的,后勤部队也都是满编的,只需要接到命令,整个师随时都能开拔,迅速奔赴预定作战区域。

    而乙等常备师,他们则是缺乏足够的骡马,同时也缺乏非战斗的辅助兵员,如普通后勤人员,往往只能维持少数兵力的机动战备状态,大多数兵力想要动起来,往往需要临时补充大量的骡马,也需要再补充大几千号人辅助兵员,然后才能具备机动作战能力。

    这两者的区别,是机动能力的区别,其他的其实不大。

    所以楚军在海外作战的时候,也经常把乙等师动员起来,然后当成甲等师用,等战争结束后再恢复为常规乙等师的状态。

    甲等师,乙等师的区别,是机动能力的区别……也是军费的区别,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陆军方面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维持战备兵力和总兵力之间的一种妥协。

    由此也可见,骡马的耗费不小。

    这也是之前汽车出现后并成熟后,军方那边一直都在大力推动机械化的缘故……养着这么多的骡马压力实在太大,而不养的话战斗力又不行……哪怕是民间有足够的马匹让他们临时征召。

    但是临时征召的马匹,哪怕是充当普通的挽马其实都有一定的难度……纪律性差,在战场上容易受到惊吓而失控。

    军方里的马匹,哪怕是普通的挽马,驮马,在进入正式服役之前都是需要进行长期的适应性训练的,至少要适应枪炮声。

    要不然的话,都不用敌人打过来,楚军自己一开火,自家的马匹都跑光了……那还玩个屁。

    因此,如果想要保障战斗力,军队里服役的马匹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

    但是这样搞,耗费也大啊……哪怕是强如大楚帝国,每年军费好几个亿也不能让全军都配齐这种经过训练后的马匹啊。

    因此楚军也只能在有限的甲等部队里配齐马匹,然后在乙等部队里配属部分骨干马匹,而丙等部队里则是更少了。

    等到需要开战的时候,提前动员征召马匹进行临时训练,再配给部队。

    但是……如果把马车换成汽车,这个问题就瞬间不存在了……

    毕竟车辆这东西,平日放着它也不烧油不是……至少在一大堆军方将领们看来是这样的。

    再者各大汽车公司有意无意的宣传,也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军方将领,让军方将领们觉得这汽车平日也不需要维护保养,就算是维护保养也可以自己培养技术人员,用不了几个钱……

    而实际上汽车的日常维护保养也挺花钱的,如果是训练频繁一些,那么花的更多……

    汽车和马车,算是有得有失,在特定的情况下各自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而在当代的大楚帝国里,汽车的优势明显比较大……因为大楚帝国有着快速发展的强悍汽车工业。

    庞大的汽车产业,能够把汽车的价格拉下来,把相应的维护成本也拉下来,把汽车的运用成本降低到军方可以接受的地步。

    尤其是三轮车!

    这东西很便宜的,普通三轮车不过一百多楚元而已,而且机构简单维护也很方便。

    你如果让楚军现在就好几万甚至更多的装备一五卡车甚至更好的卡车,楚军也用不起……反倒是三轮车这玩意能大规模使用。

    除了大规模配属各基层部队里的常规性正三轮车外,陆军方面还大规模采购了一种配属双缸汽油发动机,马力有十多匹的重型三轮车,说是重型,不过载重也就一吨多点……这种双缸发动机的三轮车,主要用于配置给营团级的辎重部队以及步兵炮部队等使用,用于牵引七十毫米步兵炮,运输八十毫米迫击炮,重机枪,运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