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正式班学生里,军衔安排比较麻烦,但是在第二批就不会出现了。

    第一批正式班学生挑选的一百人,基本上把适合的高文华水平低级军官都给跳走了,而剩下的一部分文化水平不错又没进入正式班的学生,也会陆续进入进修班学习,并且现在基本都已经晋升到了比较高的职务,也不适合继续全日制学习了。

    至于低文化水平的士官和士兵们,不太适合作为正式班的学生,他们哪怕经过扫盲班的学习,其文化水平也太低,教起来太麻烦,针对他们,都是安排到速成班去学习的。

    基于这种情况,因此陆军军官学堂的第二批正式班学生是直接面向社会招募的,一开始招募的并不算顺利,从八月份开始招募到九月份也没多少人。

    但是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正式建国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九月份,罗志学陆续把各机构搬迁到汉阳,军官学堂也随之搬迁过来,这个时候大楚帝国建国,并开设了登极恩科。

    那短时间里汉阳城里汇集着大量读书人,而这些人大部分其实都考不上举人的。

    这么多落榜生,军方自然不甘心放过,这哪怕是童生,那文化水平也是有的啊,抓过来,哦,不,招过来就能直接进行军事理论学习,不用和速成班那样还得先上一段时间的文化课。

    还别说,还真被军方给招募了七八十号愿意弃笔从戎的年轻读书人,这一批学生质量还挺高的,毕竟这些人文化水平都相当不错,教起来各种军事理论也容易。

    第二批正式班学生,有前面陆续招生的四十多人,再到登极恩科期间招生的八十多人,一共有一百二十多人。

    他们的学制更长一些,在校理论学习时间达到了六个月,实习三个月,总学制为九个月。

    主要是加入了体能等基本军事技能的训练,毕竟这些人以前都是书生,和第一批正式班学生本来就是低级军官,拥有较强军事技能不一样。

    第二批正式班的在校理论学习时间达到六个月,十月份正式开学,要等到他们进入部队实习,最少也要等到四月份了。

    不过大楚帝国也不会等到他们全部在校学习完毕之后再招生,预计过上两个月,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会进行第三批正式班学生的招生工作。

    毕竟如今的保乡军里缺军官,尤其是缺具备高文化水平,新式战术素养的军官。

    因此才制定了间隔三个月就招生一批的策略,保持有两批学生同时在校学习,一批学生在进行实习的节奏。

    ——

    陆军军官学堂,通过正式版,进修班,速成班三种不同的军官培养制度,为保乡军提供了大量懂得新式战术的军官人才。

    尤其是第一批正式版学生前往各部队实习后,虽然大部分还是担任参谋或者副职这些职务,但是依旧给保乡军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水林镇对岸的登陆滩头前线里,第一步兵团的副团长任元庆中校,就是第一批正式班的学生。

    而且还是第一批正式班的诸多学生里,属于本身职务就比较高,实习后授予的军衔也是属于最高的几个人之一。

    任元庆在七月份正式入读军官学堂之前,就已经在当时的主力部队里任职副营长职务,并随军参加了之前的一系列战役。

    因为任元庆乃流民中的童生出身,因此正式学筹办后,他因为比较高的文化水平得以入学正式班。

    完成了紧张的三个月理论学习后,因为毕业考核的时候理论课程扎实名列前茅,任元庆被安排到了老部队第一步兵团里担任副团长,同时被授予了中校军衔。

    到任后,没多久就随同部队参与了现在的这一场渡江战役。

    昨天白天的战斗中,作为第一步兵团副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