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漕运以及其他头衔也给摘了,只给他剩下了一个凤阳巡抚的名头。

    还给朱大典下旨训斥,好好戴罪立功打保贼,干得好了就是升官发财,干不好罪加一等,死啦死啦地!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后,明廷在崇祯九年正月时期,算是完成了针对保贼的一系列军事战略部署。

    让洪承畴总督三边,也就是陕西、、宁夏、甘肃、延绥等地军务,主要坐镇陕西,继续剿灭高迎祥等流贼的同时,抗击保贼西进汉中府等地和高迎祥等贼河流。

    让陈必谦总督河南、凤阳、安庐、漕运、江西等地军务,主持东线战事,防备贼军杀入中原、南直隶地区。

    让杨嗣昌总理湖广、郧阳、四川等地军务,主持西南线战事,抗击保贼攻占楚南,进入四川等。

    如此面对大楚帝国,形成了三面包围的大网!

    明廷在战略规划上做的是还挺可以的,至少知道围剿保贼不是一个总督两个巡抚就能够搞定的,而是需要周边左右地区的巡抚总督们一起努力来搞。

    但是,也就局限于此了。

    明廷除了安排高层人事,然后从宣大一线抽调了部分兵力南下支援陈必然外,就没其他什么动作了。

    并且对于钱粮一事直接装鸵鸟,甭管谁来说都是统一回答:没钱!

    杨嗣昌索要钱粮搞新标军,朝廷说没钱,你要搞我也不拦着你。

    洪承畴索要钱粮安抚陕西乱民,趁着高迎祥等贼兵被击溃声势降低的时候,趁机安抚乱民恢复民生,朝廷也说没钱,但是民生工作你还是得做,做不好就要打板子……

    陈必谦倒是很懂事,他没找朝廷要钱粮,反正他知道找了也是白找。

    陈必谦只要求朝廷从其他方向调一些兵力过来增援,最好是能弄点边军过来。

    对此朝廷答应的很痛快,直接就从北方各镇里抽调总计一万多人的边军南下,但是只给调兵命令,这沿途钱粮怎么解决人家朝廷自然是不管的。

    但是接到调令而南下的边军也不在乎,甚至还兴高采烈。

    不给钱粮就不给钱粮,只要让我们南下中原腹地,最好是能去南直隶江北甚至江南晃悠一圈,别说不给钱粮了,我们倒找给朝廷一批钱粮都是可以的。

    这一万多边军一路南下,等他们从边地离开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饿的营养不良,等他们走到河南一带的时候,面色已经是恢复了不少,一个个也都粗壮了起来。

    其中有两千多边军被陈必谦派到了安庆府一线,准备加入安庐巡抚史可法麾下作战,当这些边军将士们抵达安庆府的时候,一个个已经是变的肥脸圆腰了。

    以至于不少边军将士都在说,怪不得东掳年年都想入关,这中原可比北边的苦寒之地强多了。

    钱粮那叫一个多!

    而且远离边地,也就能远离东掳了。

    至于什么伪楚保贼,这些边军将领们根本就没把什么保贼放在眼里了。

    这些边军是有这样的底气的。

    这一万多边军要么从宣大一线抽调,要么从蓟辽一线抽调,还有一部分从保定等地抽调。

    这些边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常年面临着鞑子以及东掳的威胁。

    这些人和东掳打过不少,也算是见识过强军的人,天然的对中原内陆地区的明军们看不上眼。

    以前明廷可没少把中原内陆腹地的明军抽调道蓟辽一线和东掳干架,但是结果都不咋地。

    搞的现在,哪怕是普通边军士兵们也都知道了,中原内陆的官兵都不能打,倒是是四川那边的土司白杆兵还凑合。

    而那些什么保贼,打的都是一些中原卫所软脚虾,算不得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