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紧接着道:“天子有言,为官者除精通文章,才思敏捷外,尚需知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如此方知世间诸事,方可牧万千黎民。”

    “我国官员,上至部堂,下至科员,皆需明事理,知万物。”

    “如此,我国方开设格物科,以选拨精通万物之才人。”

    “即便是这进士科,除了八股时文,策论等,尚有数学等理科,如此为官之时,才能看懂,书写各类文章报告。”

    “所以,即便是你们不打算报告这格物科,也应当多琢磨这些书,回头进士科也是要考的。”

    孙友生的这一番话,让孙启年等众人都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很快,就有人躬身道:“多谢孙大人指点。”

    孙友生道:“也不用谢,这些书已经在京城开售,并且还会免费向应举士子发放,我只是恰逢其会,直接给你们送过来了而已。”

    编写并印刷,然后推广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这五侧书籍,乃是罗志学老早就开始做的了。

    只不过之前因为他也忙,而且也没什么人帮着他整理相应的书籍,所以一直都没能搞出来。

    等迁都金陵城后,各方面的战事也是稍微停顿,大冬天里罗志学也算是有了一些私人时间,得以和皇家理工学院的师生们一起整理各学科的书籍以及资料,最终审核编成了《初等数学》《初等几何》《初等物理》《初等化学》《初等机械》《初等天文地理》《初等农学》《初等医学》等一共二十多本,涉及各个学科的基础教材。

    这二十多本书籍,并不是从头开始自行编写,而是根据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书籍,比如数学方面就参考了古代的九章算术。

    同时也极大参考了最近几十年来,陆续从西方流传古来的各种理科书籍,其中有明人或西人翻译的众多书籍,比如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

    再有就是一些士子们根据这些翻译书籍进行探讨的书籍,比如孙元华的《几何体论》《几何用法》等等。

    最后还大量参考了尚未大规模刊印,由原明时期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教谕,现大楚帝国礼教部教育司教材处处长宋应星所编写的《天工开物》等书籍。

    去年大楚帝国杀到江西之后,袁州府当时并没有多少明军驻防,上头的知府,同知一见势头不妙就跑路了,而下头的分宜县县令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选择了带领军民投降归顺大楚帝国,免的生灵涂炭。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分宜县也好,整个袁州府也好,都不可能在楚军面前守得住。

    上头的县令都县城投降了,教谕宋应星等一票小官们自然也不可能真的头铁抵抗,除了少数跑路的,大多还是选择了投诚。

    本来按照对投诚官员的安排,宋应星这种县教谕,一般都不会进行特别处理,而是会原职留用,多任命为新设立的县教育科科长,授正七品。

    但是吧,没多久宋应星的一大堆尚未完成,只有少部分流传出去的著作就引起了众多楚国官员的注意。

    然后把其中一部分著作就送到了皇家理工学院那边去了。

    结果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应,皇家理工学院里的师生们,咋一开,尼玛,这山沟沟里竟然还藏着一个肚子里有货的人。

    然后一纸调令过去,宋应星就成为了礼教部教育司教材处下属的一个科长。

    并开始带着一票大楚帝国从各地搜刮来的懂得一些科学知识的官员,和皇家理工学院那边一起合作编写各种初等教材。

    同时他们还委托丰和商行,高薪从沿海聘请了好几个懂得科学知识的传教士,并让他们翻译各种西方的科学书籍。

    上述这些,还只是简单的整理并汇集当代已经有的各种科学知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