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计划更是有数十艘之多,但那还没建造出来不是……更别说水手以及海军军官的培养也需要时间。

    这没个几年功夫积累,连长江入海口都出不去……

    但是,海军实力暂时羸弱的时候,这海防也不能不要啊。

    于是乎,大楚帝国和之前的明廷一样,也是把主意打到了郑芝龙、赵新厚这些海盗势力上,尤其是这些本身已经接受招安,对上岸有着迫切需求的海盗势力上。

    这也是大楚帝国为什么在最近大半年里,一直持续和郑芝龙进行谈判,试图把郑芝龙给拉拢过来。

    可惜双方的条件相差比较大,至今也没能谈拢。

    如今帝国高层,尤其是军务院的几个大老们已经转变了口风,这郑芝龙固然是要拉拢的,但是现在时机还不适合……

    如今郑芝龙所部还掌控着大片福建沿海地区,兵强马壮,显然是还没能认清楚现实,觉得他们自己还能够和大楚帝国谈条件并且狮子大开口。

    所以现在徐志贤他们几个军务院的大老就认为,既然他们还有所依仗,那么就先打掉他们的依仗,海上先不管,先把福建给拿下来,把郑芝龙他们重新赶下海去……然后再慢慢谈。

    倒是赵新厚这边的拉拢比较顺利。

    主要是赵新厚没多大的野心,人家当初接受明廷招抚,就是为了洗白上岸,然后回老家光宗耀祖,同时给自己,给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给自己的几个儿子们谋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人家没把海盗事业当成自己毕生事业,也没割据一方当山大王的想法。

    而当赵新厚没了这些庞大野心的时候,那么双方接洽的时候就相当愉快了。

    在经过了反复好几次试探性接触后,四月下旬,一个来自海军的中校抵达广州,并代表大楚帝国,代表海军和赵新厚进行了深入接触。

    当时双方会谈的时候,大楚帝国的海军代表对赵新厚提出的几个所谓的担忧一一解答。

    比如赵新厚表示,他比较担心投诚过去后,遭到文官们的排挤和打压,他老赵也不年轻了,不想折腾,更不想和一票官员们玩勾心斗角。

    对此,海军代表很明确的说:“我楚国军政分立,文武互不统属,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你投过来后应该也没和文官打交道的机会,甚至是你想要和文官们打交道那也是不行的,内务科对此很敏感!”

    “内务科?不知这是?”赵新厚有些不解。

    海军代表道:“我朝厂卫。”

    这么一说,赵新厚理解了。

    赵新厚又比较担忧投诚过去后,手底下数千部众的生活,毕竟按照他们之前初步洽谈的条件,到时候赵新厚的船队是要整体加入海军,变成大楚帝国海军的一份子的。

    但是大楚帝国海军只顾打仗,不做生意……

    这意味着,他手底下的这几千号人以后不能通过跑商,劫掠其他商船来养家湖口。

    海军代表对他的这个问题,依旧表现的轻轻松松:“这一点完全可以不用担心,我国每年军费几千万两,虽然大头都被陆军那边占去了,但是我们海军这边每年也不是个小数目,养几千号人不算什么!”

    这是事实,几千号人的吃喝拉撒而已,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小事。

    大楚帝国为了江南沿海以及长江江防,正在建以及准备建的炮台都二十个了……预计安装的火炮上大几百门。

    未来攻占广东后,为了广东的沿海以及珠江入海口等安全,必然也要修建大量炮台的,

    和这庞大的沿海沿江炮台计划比起来,养几千号人不算什么。

    更何况如果能够得到这一支海上力量,那么大楚帝国后续也就能够在广东沿海地区拥有一直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