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

    而营以上,他们没有设团或旅,而是直接设军,以若干个步兵搭配炮营、辎重营、骑营,组成一支在兵力上大概三四千人军。

    类似大楚帝国里的混成团、混成旅。

    此外他们虽然没有团级部队,也不设团长,但是他们在军统帅之下,往往会由两个参将、游击之类的将领,由这两个将领分别统帅两三个步兵营战斗。

    其实这也是楚军里的团级编制了,只不过明廷的新标军并没有固定下来而已。

    而这,其实也是明廷方面的新标军将领们,为了掌控兵权所采取的一个措施,不愿意设立固定编制的团级部队,来分走军统帅的兵权。

    因此明廷里的新标军,其最大固定编制就是类似楚军混成旅里的军了,在往上的话,就是属于类似行政编制的江北新标军、两广新标军这种番号了。

    而各地方新标军兵力和战斗力也不相同,两广新标军多时候两万多人呢,而很多督抚手底下的新标军只有几千人而已,装备就更不用说了。

    而细分到各左右前后中各军里,各军兵力以及装备水平甚至战斗力,差距也是非常大。

    具体看军统帅的能力和人脉关系以及练兵能力,强悍的一个军,往往能够做到满编甚至超编,比如之前的两广新标军右军,其总兵力超过六千人呢,其步兵营除了六个固定编制外,还编有一个所谓的陷阵营。

    而兵力少的,比如宋祖舜的这个江北新标军后军,兵力不过两千余人。

    而且这两千多人主要是由三个步兵营构成的,而炮营虽然挂着炮营的名头,但实际上只有四门两斤半火炮,人数不过数十人而已,骑兵营也是只有区区数十骑而已。

    造成他的后军兵力少,装备差,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后军编成时间短,乃是江北新标军里最后编成的一个军,距今也不过三个多月,乃是从黄庭浩之前带的那个步兵营里扩充而来的。

    还有更重要的是,宋祖舜并没有给他太多钱粮和枪炮上的支持,只是给了他的番号,然后让他自己想办法凑集军需枪炮。

    黄庭浩对此也能理解,他的老上司宋祖舜现在也是焦头烂额,手底下养着一万多新标军,以及两万多卫所兵,所耗费的钱粮可是非常庞大的,但是朝廷可没有给宋祖舜一个铜板的养军费用……

    江北新标军以及当地卫所兵的耗费,可全都是要宋祖舜以及麾下各个将领们自筹的。

    黄庭浩这边也不例外。

    有时候吧,黄庭浩也会生出疑惑:自己这样费尽心思凑集钱粮编练大军,然后报效朝廷和楚贼打仗,到底图个啥?

    升官发财?

    升官只给个官帽子有屁用。

    至于发财,朝廷现在连军费都不给了,所有军需都得自行凑集,这要是为了钱财的话,他完全可以不练军,直接把凑集的钱财装进自己的腰包了,那少说也好几万两呢。

    但宋祖舜没有,他黄庭浩也没有。

    所以升官发财,对于很多一线和楚军作战的明廷将领而言是不存在的,哪怕是对于宋祖舜这种封疆大吏而言都一样。

    宋祖舜的漕运总督,还不是被崇祯说拿掉就拿掉了……

    再比如现在接替宋祖舜,总督山东,保定,南直隶等地的杨嗣昌,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人前两年刚因为楚南战败,然后被崇祯罢官关进天牢,在天牢了蹲了好久后才被崇祯重新起复。

    据闻杨嗣昌一度拒绝,不想出任这个新总督的,奈何崇祯也是个铁头娃,认准的是就非要搞。

    杨嗣昌推迟后,崇祯又连续下旨两次进行委任,而且还给杨嗣昌加了兵部尚书,右都御使的加衔,又加太子少保,还词尚方宝剑,据传还亲自对杨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