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带着骑兵打这种战斗,但是以往的众多演练以及战术推演以及数据统计不会作假!

    采用骑墙密集队形进行冲锋的时候,对上传统骑兵的就是能打出这么个结果。

    盛玉书一直都这么坚定的认为!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力支持近卫军搞胸甲骑兵,搞骠骑兵了。

    要知道他可是近卫军骑兵司司长,放在陆军那边也就是骑兵总监了,乃是近卫军里的骑兵一号人物。

    至于钱泰近卫中将,虽然他也是胸甲骑兵的支持者,也还是骑兵出身,但实际上钱泰在近卫军骑兵发展这上头,话语权还没盛玉书来的大呢。

    钱泰中将的诸多想法,都是需要通过盛玉书来视线的,如果盛玉书不同意钱泰的看法,那么钱泰也没办法越过盛玉书这个骑兵司司长,直接搞出来一个第四胸甲骑兵团以及三个骠骑兵团。

    说到底,近卫军能够搞新式骑兵,那是因为盛玉书自己就是一个新式骑兵,尤其是墙式冲锋骑兵的坚定支持者。

    他老早就认为,墙式冲锋骑兵才是未来!

    并且认为,墙式冲锋骑兵要想获得更大的战场优势,骑兵就必须集中使用,不能和传统的骑射骑兵一样,分散出去搞袭扰之类的,哪怕冲锋作战也是稀松的很。

    他认为骑兵冲锋作战的时候,密度是第一要素,只有兵力密度上来了,那么就能够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

    而追求兵力优势,一向来都是将领们的追求。

    如果深究各类战术战法,甭管是迂回还是奔袭等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追求兵力优势,尤其是追求局部上的兵力优势。

    嗯,后世的近现代战术里,比如苏联的大纵深战略,里头的有一个核心战术思想就是:集中大部分的火力以及兵力,重点突破敌人的,某一个区域,撕碎它,然后机械化部队从这个缺口冲进去,进行大范围的战略迂回或突袭,最终迫使敌人在正面撤回或直接战略包围敌军。

    这追求的就是局部上的火力以及兵力优势。

    再比如德军闪电战,里头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战术思想,那就是把坦克等机械化兵力集中起来使用,然后形成拳头进行突击,大范围的战略迂回。

    这,依旧是追求局部上的兵力以及火力优势。

    等到美帝上场,他们倒是不搞这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了,直接来一个全面加强的火力优势,普通步兵师都能给你配一个坦克团……各种支援火力多不胜数。

    但是说到底,美帝追求的依旧是兵力/火力上的优势。

    只不过其他国家国力不咋地,只能追求局部优势……美帝国力牛逼,直接追求全面优势。

    盛玉书就一直觉得要追求兵力优势。

    尤其是当己方骑兵数量比较有限的时候,就更需要集中骑兵,形成一个拳头,在局部上形成骑兵兵力上的优势。

    而具体到战术上,那么骑兵阵列就必须提高兵力密度,在有限的战术宽度里容纳更多的骑兵!

    而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大楚帝国陆军和近卫军这几年一直搞的骑兵密集阵型。

    只不过想要搞这种密集骑兵阵型也不容易!

    这东西要求其实挺高的。

    一方面,需要极其严苛的纪律,骑兵们的行动必须保持一致,尤其是在发动最后冲刺之前,必须维持阵型的完整。

    哪怕是在袭步阶段,也必须尽可能的维持阵型的完整性。

    没有统一阵型密集阵型的冲锋,也就不是骑墙冲锋了。

    另外一方面,也对战马以及士兵有不小的要求。

    战马倒不是说非要有多好,体能要多优秀,负重要多强悍,虽然第四胸甲骑兵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