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版的龙骑兵。

    话说龙骑兵这玩意,在楚军里已经彻底消失了,因为楚军的大量师属骑兵团,已经逐步改革为标准的轻骑兵,能上马冲锋也能下马列队的那种。

    倒是一些步兵部队为了加强机动能力,开始大量配属骡马,具备一定的骑马机动,下马作战的能力,不过也和昔日的龙骑兵不是一个概念。

    龙骑兵,就算差一点,人家好歹也是骑兵,用的马匹也是正儿八经的战马,必要的情况下也能进行马上作战,虽然水平很渣……

    而这些快速机动的步兵们,使用的都是一些便宜货色的役用马,这些役用马平日里都是用来拉车的,车上运输步兵们各种装备以及后勤补给,帐篷之类的,能够让士兵们无负重徒步行军。

    骑马行军,那都是特殊情况下才能干的事。

    所以平日里也没有进行专门的马上作战训练,可玩不了马上作战。

    这些在西北乃至北边地区的步兵,之所以配属一定数量的役用马,纯粹是为了提升步兵的机动能力,日常机动也不是骑马,而是徒步,顶多坐一坐马车。

    毕竟在西北以及北方草原作战,地方太大了,步兵只靠两条腿走路,等步兵赶到战场,黄瓜菜都凉了。

    因此陆军一直都致力于给这些方向的步兵们提升机动能力,配属更多的骡马,马车都是出于提升机动能力的考虑。

    至于为什么不都换成骑兵……骑兵贵啊!

    军队的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考虑成本的,不可能什么好什么来。

    哪怕是准格尔这些游牧民族,他们的军队也不全是骑兵,相当多一部分还是步兵,只不过骡马多,步兵也因为负重少,所以行军速度比较快,必要时候也能集中部分步兵骑马进行快速行军罢了。

    楚军也差不读,而和准格尔单纯配属众多骡马不一样,楚军在西北以及其他北方地区的部队,还会大量配属马车。

    而大楚帝国陆军装备的马车和传统的东方式马车还不一样。

    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四轮运输马车,这玩意采用了转向机构以及圆柱式轴承,同时还采用弹黄减震。

    而这些都是为了提高运输能力。

    大楚帝国在国内统一战争的时候,就开始广泛采用新式的马车作为运输工具,不过早期的时候因为缺乏骡马,再加上南方地区的地形缘故,因此马车运输的比例还不算太大,很多时候为了给前线运输补给,还得广泛依赖独轮车甚至人力搬运。

    而等到东掳战役期间,因为东北地形平坦,同时骡马保有量也多了起来,因此那个时候楚军就开始大规模装备使用各种类型的新式马车,既有四轮马车也有双轮马车,两者是搭配使用的。

    毕竟两者对骡马、地形的要求都不一样,彼此很难进行全面的取代。

    四轮马车运输量大,但是对地形要求高。

    双轮马车运输量小一些,但是对地形不怎么挑剔。

    大楚帝国的马车运输,在东掳战役的后续期间,尤其是深入东北腹地、漠南蒙古腹地的时候更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承担起来了楚军数百上千公里的后勤运输。

    等东掳战役结束之后,马车已经成为了楚军后勤物资运输,乃至前线行军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并且开始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普及,哪怕是在南方地区也开始大量装备马车。

    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开始,大楚帝国获得了漠南蒙古这个重要的产马地,并且也和漠北蒙古达成了协议,成为了漠北蒙古三大部落的宗主国,双方进行了互补贸易,漠北蒙古通过出售牛马羊等牲口以及羊毛等物资,换取大楚帝国的枪炮刀剑盔甲各类军需物资以及茶叶、布匹等各类生活物资。

    那个时候开始,大楚帝国虽然还缺顶级战马,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