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罗志学下旨,免多地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的统一农业税,同时对受到一定灾情影响的地区,也实施有限减免农业税的措施。

    尽可能的减轻受灾民众的负担,总不能让他们粮食减产乃至绝收了,还找他们征收统一农业税不是。

    这会让受灾农民们,迅速陷入破产的惨状。

    而大楚帝国官府,就是要尽可能的避免这些受灾农民们破产,帮他们熬过这艰苦的一年,以待来年。

    除了常规的各种赈济措施外,官府组织了一批外地的官办或民办大企业前往灾区定点招工。

    当地粮食不够吃,田地也中不了,外来运输粮食成本太高的情况下,帝国高层也希望让当地的一部分富余人口转移到工业城市里去。

    这当地人少了,粮食压力自然也就小了。

    对这种事,辽东等地广人稀里的企业们最为热衷,尤其是辽东省里的那些矿务企业以及冶炼企业还有机械企业们,因为辽东等东北地区的人口总体不足,他们常年都处于招工困难的情况之下,为了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他们经常会在官府的组织下,跑到关内人多地少,或者是受灾地区里招工。

    虽然招工成本比较高,但是招募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一招募就能够招募很多人。

    除了企业招工外,移民司也参与其中,他们组织人手到灾区里招募大量的移民,或是国内屯垦移民,或是去海外的移民,不管你去国内偏僻地区,还是说去海外领地,移民司都很欢迎。

    对于这些灾区移民,移民政策比寻常移民还要更加优惠一些。

    多管齐下,这一次的大范围干旱虽然严重,但是罗志学认为还是总体可控的。

    对于灾区民众来说,不管是以工代赈还是外出务工,又或者干脆去移民,苦是必然的,但是至少能活下去。

    这种事放在以前的那些古代王朝而言,想都不敢想……甭管君主好坏,甭管王朝清明与否都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哪怕想要救灾,他们也因为生产力的限制做不到这个地步。

    而这,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给大楚帝国,准确的说是给大楚帝国的普通老百姓们带来的最直接,同样也是最大的好处。

    哪怕他们还是处于社会的底层,但是因为生产力的整体提升,他们活下去也就更加容易了。

    这就好比古代人一天累死累活也吃不饱,但是后世发达国家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里的民众虽然天天骂这个骂那个,对各种有诸多不满,但是想要饿死还真不容易……哪怕你没手没脚,孤家寡人一个也会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不会让你轻易饿死!

    为什么?

    因为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后,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养活一个人的成本已经变得很低,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此情况下,哪怕绝大部分财富都会极少数的人霸占了,但是露出来的一星半点依旧能够养活无数人。

    古代的人们,他们的不满主要是来源于对生存的不满,他们想要活下去。

    后世人的不满,并不是对生存的不满,而是对生活质量的不满,他们想要活得更好。

    导致古时候的人们以及现代人们的需求以及不满有所差异,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变化。

    吃饱饭了,你才会有心思琢磨着住大房子,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

    没饭吃的时候,人们是不会去想这些的……

    大楚帝国的生产力距离后世还有千万里,但是对比古代却是又强太多。

    所以也就出现了大楚帝国的社会现状:民众们普遍还在为了吃饱饭而努力,经常还吃不饱,相当多底层民众依旧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但是也不至于出现大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