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

    当然,太子是例外!

    太子在年满十岁的时候,就直接搬入了东宫,作为储君虽然继续在皇家讲学堂学习,但是他在年纪稍微大一些后,就经常跟在罗志学身边旁听政务了。

    不过目前来说,罗志学的十几个皇子里,大部分年纪都还小,真正出宫开府的也就只有皇长子、晋王罗恷。

    而成婚的也只有晋王罗恷,他在的出府一年后,也就是十六岁那年娶了辽西公、陆军元帅、前参务大臣、前陆军军令部部长左英哲嫡次女为妻。

    左英哲也是大楚帝国里仅有的六位公爵之一,大楚帝国一共就只有六个公爵,其中四个公爵都是统一战争里陆续立功册封,分别是北幽公李成通,镇西公黄丁权,平南公黄祥斌,江汉公徐志贤。

    左英哲是在灭东掳战争里获封辽西公,成为大楚帝国的第五位公爵。

    最后一个则是韩子平,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获封侯爵,但是一直等到前些年,陆续统筹了两次的灭准格尔战争,最终以灭国之功获封西凉公。

    上面六人,都是大楚帝国里最顶级的军事将领,全都是有着巨大功劳的,不过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建功立业后就退出现役了……

    这六位公爵,现在基本上除了一个公爵头衔外,都没有担任实职。

    这看似彷佛有些卸磨杀驴,但实际上众人对此已经很满足了,那么是民间都不得不说一句罗志学善待功臣!

    因为过去的二十年里,罗志学可没有对开国功臣举起屠刀……只要这些顶级的将领们,主要是做到上将级别以上的将领自己聪明一些,差不多后就麻利的交出军权,那么罗志学一般会让他们在中枢待个几年,给他们一个参务大臣或协办大臣的名头,让他们真正位极人臣后再致仕,致仕前,罗志学往往还会给他们一个元帅的军衔,满足了他们当元帅的梦想。

    然后……就退役享受你的荣华富贵去!

    至于恋栈不去的,那自然没啥好下场,而真有这种心思的人往往也爬不到上将这个位置,更不可能进入御书房位极人臣。

    早期的开国功臣们想要一直从军,那也是可以的……但是升官就别指望了,权重职务也别指望了。

    不说罗志学愿不愿意,就算是后面一大票等着升官的准将、少将、中将们乃至校官们也不乐意啊……

    一大堆的开国时期的上将不退出一线,他们还怎么上位?

    谁不想成为上将,位极人臣啊!

    但是大楚帝国里上将的位置就这么点,你开国功臣一直霸占着,你让后来者怎么晋升……

    最关键的是,这些准将、少将、中将们,人家也是统一战争开始一路杀起来的,人家也是开国将领啊。

    因为诸多情况,其实也就导致了大楚帝国的高级将领,尤其是那些获封了公爵,侯爵的顶级将领,现在基本上都已经退出了现役。

    而这些人以及其他几十家伯爵等贵族,也组成了大楚帝国里的主要勋贵体系。

    注意,大楚帝国的勋贵不仅仅是武将……只是公爵和侯爵的都是武将,但是伯爵以下爵位里,文官也有不少。

    甚至连科学家都有……大楚帝国里可是有学术贵族这么个玩意。

    皇家理工学院前院长,现终身教授,之前历任礼教部教材司司长、礼教部右侍郎、皇家理工学院机副院长,皇家理工学院院长的宋应星,他就是在皇家理工学院院长的任上获封伯爵。

    获封伯爵的理由就是极大的推动了大楚帝国理科教育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帝国科学研究的发展。

    因此大楚帝国的贵族群体比较复杂,不是和明王朝那样清一色的武将,而是武将为主,文官为辅,然后还有一堆科学家所组成的贵族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