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楚帝国里最西边的殖民地,同时也是船只补给基地就是位于红海南端的红口城了。

    不过这个殖民地港口发展其实没几年,同时因为距离实在太远,而大楚帝国早年的殖民重心也是放在印度半岛上,对于西亚北非地区的殖民其实并没有什么规模。

    红海沿海的这个红口城,纯粹还是为了和奥斯曼帝国做生意,为了给往来的己方商船队一个落脚地,提供补给而设立的,之前驻兵不过百余人而已。

    这种小港口,根本无法为这种大舰队提供大量的日常补给,更别说提供煤炭补给了。

    这个港口之前根本就没有储备煤炭……

    如此探索舰队从印度孟买出发西进后,他们就已经无法再得到煤炭供应了。

    搭载了蒸汽机的轮船出海,粮食和澹水都还可以靠近海岸就地解决,不管找土着采购也好,强抢也好,多少都能搞到手。

    但是煤炭那可真没办法在土着的地方上大量获得了……毕竟这可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动不动几百几千吨的煤炭,这年头除了大楚帝国外,可没有什么土着会在港口城市里储备这么多的煤炭的。

    为了避免舰队出海后,遇到什么麻烦没有了煤炭而无法使用蒸汽机动力,因此在舰队里配属专门的煤炭补给舰已经成为了大楚帝国海军的惯例。

    这一次探索舰队前往南非,航程至少也要上万公里,这还不算中间走走停停,弯弯绕绕呢,如此漫长的航程里,一旦遇上无风的天气就得使用蒸汽机的,这蒸汽机一开动起来就烧掉大量的煤炭。

    沿途进出港口的时候也需要使用蒸汽机进行辅助,这要是遇上了敌人打仗,蒸汽机那更是不可或缺的。

    为此,探索舰队里其他都可以不带的,但是煤炭却是必须带的,这是船只在遇到恶劣天气、敌舰的时候的生存保障。

    要不然的话,就只能和那些风帆船只一样看天航行了,遇到敌人也占据不了主动了。

    而率领这支探索舰队的乃是海军准将高英凡,海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出身,在历次对外征战里迅速爬起来的一名新生代海军将领。

    这一次奉命率领舰队探索非洲东海岸沿途土着部署、欧洲蛮夷殖民地等各处情况,还有更重要的是获得沿途航线的一些水文情况。

    为后续大楚帝国进军非洲东海岸提供重要的情报基础。

    高英凡也是一名老海军了,此时他站在釜山号巡洋舰的舰桥上,看着前方的波澜海面以及西边若隐若现的大陆边缘。

    之前他们在红口城进行了简单的休整和补给后,从亚丁湾绕过东非的东北角索马里,然后从索马里和索科特拉岛中间的海域穿过,随州进入了广阔的西印度洋,沿着非洲东海岸一路南下。

    在经过索科特拉岛的时候,高英凡还派人前往该岛,并和控制统治该岛的马赫里苏丹国方面的官员进行了一番交流,探讨了在岛屿上租借一小片地区作为商站,来往船只补给港的可能性。

    在见识过了探索舰队那七艘庞大的战舰,尤其是釜山号巡洋舰的强大火力后,当地苏丹国的官员们表示这事可以商量。

    于是乎高英凡代表帝国和当地苏丹国的官员们签订了一个条约,正式租借该岛上的一个一片沿海地方作为租借地,可惜的是这岛屿上并没有什么适合停泊船只的深水良港,难以停泊大吨位,吃水深的船只。

    要不然的话,大楚帝国海军方面都是打算把这地方直接抢下来,然后充当在亚丁湾海域的永不沉没的战列舰了。

    不过哪怕是没有深水良港,但是停泊一些中小吨位吃水比较浅的船只还是可以的,再加上这个岛屿位置太过重要,所以哪怕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然而大楚帝国海军方面也是盯上了这个岛屿,打算以后在这里搞一个军事基地什么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