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一样的军事采购模式有些意见!

    尤其是陆军那边进行各种军事采购的时候,一向来都是小气的很,不仅仅要好,还要便宜……如果无法两者兼得,那么他们就会要便宜的……

    十六型前装线膛步枪在近卫军都服役好几年了,但是陆军愣是不大规模采购装备,反而是继续折腾破滑膛枪……

    本来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滑膛枪就应该是最后一款滑膛枪了,结果陆军硬是搞出来了一个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滑膛枪,而且还生产了几十万支……按照这节奏下去,再过几年,恐怕都奔着百万产量去了。

    说实话,这有些扯澹,明明在近卫军前装线膛枪都已经服役好几年了,后装线膛枪也搞出来准备小批量采购装备试用了,陆军竟然还在大规模采购滑膛枪……

    你说价格贵……尼玛,你陆军不大批量采购,人家兵工厂怎么压低成本?

    你现在就给兵工厂下一百万支后装线膛步枪的订单,人家兵工厂立马就敢给你来一个价格腰斩,二十多楚元也能够给你搞出来。

    武器也是工业产品,而工业产品这东西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其平均成本就会越低。

    因为生产线成本、研发成本会被摊薄。

    因为研发费用以及生产线费用是恒定的,你采购一万支需要投入这么多,采用一百万支投入也要这么多。

    更不要说随着大规模生产后,生产技术会持续的进步并成熟,兵工厂就能够持续解决诸多生产的问题,并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最终也会降低整体的平均成本。

    陆军一边不愿意给大量的订单,一边又想让人家兵工厂降价,这不是耍流氓嘛。

    罗志学一边说国防工业一边说军方,把两边都说了一遍后,这才缓了缓神情,随后对河北武器公司的戴勇言道:“你回去把组织人手继续对金属子弹进行研究,争取早日用在后装线膛步枪上。”

    “还有把十八型步枪的生产线搞出来,再搞一个骑枪版本,先让近卫军采购万把支步、骑枪,用来装备近卫第二师。”

    “还有,组织人手研究研究十六型前装线膛步枪的后装改装方案,这花了大价钱采购的东西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落伍不是。”

    戴勇言道:“十六型步枪的后装化改装方案我们之前已经展开过研究,总体问题不大,毕竟我们有着完善的后装枪机结构,而且改装的成本也不会太高,大概……”

    说着的时候,他翻看了自己手中的小记事本,继续道:“改装成本每支应该能够控制在五楚元左右。”

    改装枪机成本的确不是太贵,大楚帝国的十六型步枪以及新的十八型步枪之所以这么贵。

    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全新的枪管材料以及加工工艺,并且加工精度远远超过了二十一式/二十三年式滑膛枪。

    而要达到这样的加工精度,那么就需要采购一系列的最新式的高精度加工设备,建立全新的生产线。

    再加上前期的庞大研发成本。

    最终这些加起来的前期成本就非常巨大了,加上采购量小,摊薄到每一支十六型步枪上,其前期成本就非常高了。

    所以说十六型步枪和十八型步枪,其成本高,说的并不是说生产过程里的成本有多高,单纯说生产成本,也就是人员薪资以及物料成本的话,其实河北武器公司下属的天津枪械厂,咬咬牙甚至十楚元左右也能够给你做出来……

    但还是那句话,你研发不要钱啊?生产线建设不要钱啊?后期研发以及技术改进不要钱啊?

    而且天津枪械厂里的其他十几个研究项目不要钱啊?还有之前好几年里陆续失败,大批研发资金打了水漂的项目不要钱啊?

    上述诸多种种,可都指望着十六型前装步枪以及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