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自动步枪普遍也就一千多焦耳。

    对了,顺带一提,英国长空的出箭动能才一百二三十焦耳,其他类型的同时期弓箭比这个数据还更差一些。

    楚军的火枪之所以出口动能这么大,这是为了确保在百米有效射程之内能击穿敌人的盔甲防具。

    这年头的军队,还在普遍装备盔甲呢,大楚帝国的出口型号板甲可是非常畅销的,同时楚军自己都还在大量装备轻型板甲呢。

    这火枪要是威力不足,无法穿透板甲的话,自然是不行的。

    楚军里所有步枪,都能在一百米射程内,击穿两毫米厚的低碳钢,这也是出口板甲里性能最优秀的出口板甲数据,楚军要确保自己装备的火枪,能够在百米范围内,击穿所有自家出口的板甲!

    这既要确保威力,那么后坐力自然就小不了,再加上这年头楚国在枪械上也没搞什么降低后坐力的一些技术,更没人体工程学之类的,导致枪械的后坐力更难承受。

    以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步枪为例,连续击发上百发子弹的话,那么士兵的肩膀就会因为后坐力变的淤青的发黑,并出现剧烈的痛疼。

    并且承受后坐力肩膀一侧的手臂可能都举不起来!

    基于这一点,可以说一百多发子弹,基本就是士兵们持续射击的极限了,再多就打不动了……打完肩膀就得报废掉。

    不像是后世的那些自动步枪,一梭子过去就是三十发子弹,随便几梭子过去上百发子弹就打光了,再打多几梭子,得,可以下班了。

    因为子弹都打光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前装火帽的一个优点了:子弹消耗量极少!

    如果换成射速极快,并且方便装填以及射击,同时有效射程也更远的后装线膛步枪,这个平均子弹消耗量至少得翻好几倍。

    赵感通自己也带了不少的子弹,火帽和纸包弹足足有一百发,除了腰间的武装带子弹盒内装着有,这北上的武装背包里也有两盒的储备子弹。

    这些子弹就和他手中的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步枪一样,但是属于民兵队里的武器装备,由军方直接提供,不需要赵感通出钱自备。

    不仅仅是步枪子弹不用自备,就连他自己的那柄左轮火帽滑膛手枪的子弹,也不需要自备,民兵队里有九毫米规格的手枪纸包弹以及火帽供应,同样是免费的。

    不过这些免费子弹也不能随便用,民兵队把枪支弹药配发到个人,只是让你保管,并且在有需要的时候使用,非集体战斗期间的话使用了还要进行情况说明,不是让你随便乱用的。

    当然,不进行情况说明也行,你自己掏腰包购买子弹补回去。

    这也只局限于海外部分领地。

    如果是在国内本土或者治安良好的海外领地里,民兵部队里的枪支和子弹都是分开,并且集中保管的,可不是你想要用就能用的。

    但是在部分面临土着袭击的海外领地里,为了让民众有充足的自保能力,则是采取了枪支弹药直接配发给民兵,并让民兵自行保管。

    其实就算不配发,这些民兵们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会购买枪支弹药放在家里,出远门的时候也会带上。

    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兵队里配发的枪支弹药,算是一种民兵福利……让民兵们省点钱,不用自行购置枪支弹药。

    松溪村的一大群青壮民兵们集结完毕后,在民兵队队长吴金堂下令让民兵队里的第五小队和第六小队留守村子。

    他自己则是带着四个小队的人马出击。

    松溪村里的民兵一共有七十六人,虽然人数少了点,但还是按照了线列战术的需求,把人数分成了三部分,编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执行战斗任务的时候,就可以以这三个排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