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奈何其他省份增加的更快了。

    几个经济强省/直辖府,如江南,应天、汉天、广东、河北等地就不说了,就算是普通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相当快,并且把安庐抛在后头。

    如楚北,楚南,江西,浙江等地。

    就连曾经遭到巨大破坏的陕西,人家靠着西北重地的地理优势,倾力发展西安,硬生生搞出来了一个西北重工业基地,经济数据迅速超越安庐……

    还有后来者的辽东省,这个在二十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凉的地方,靠着当地的丰富资源迅速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北方地区里的经济重地。

    你发展快,但是别人发展的更快,这就显得你落后了不是!

    安庐地区就是如此,这看上去发展的似乎不错,每年经济数据也在增长,但不知不觉的,在本土诸省的经济排名里就排在了下游……

    甚至一些悲观的人士认为,如今这个局面继续这么下去,恐怕不用几年都要被新纳入帝国本土腹地统治的南洋的部分省份给超越了……比如马六甲省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人少地多,资源丰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不说的别的,靠着一个新加坡人家做一做港口贸易生意都能活的很滋润。

    面对这种困局,安庐地区在这几年也是探索了诸多不同的发展途径。

    比如重点布局安庐的新省城合肥的工业发展,通过承接应天府以及江南地区的一些工业转移来发展当地。

    应天府以及江南地区的工业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在当地的一些企业成本上涨,而安庐地区本身就是劳动力输出省份,当地用工便宜,并且安庐本身也是一个大市场,就近在当地设立工厂的话,对于企业而言也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这也让安庐地区最近几年的工业发展有所增速。

    不过罗志学最关注的并不是安庐巡抚衙门,围绕合肥打造新兴工业城市的路子。

    这种所谓的新兴工业城市,重点城市战略在大楚帝国里已经太多了……几乎每一个省都会想方设法发展工业,为此不惜通过搬迁省城,重点扶持一个城市等等。

    在铁路时代到来后,过去十几年里为了经济发展而搬迁省城的省份,可不在少数……安庐可不是唯一的一个。

    东北辽东,省城从辽阳迁移到了沈阳、辽北的省城从吉林迁移到了长春,黑水的生产从双江城迁移到滨江(哈尔滨),高丽半岛的东海省也从北部平壤迁移到了更南边的汉城。

    江北的省城则是从淮安迁移到了徐州。

    河南省府从开封迁郑州。

    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里不算特殊,甚至都算得上普遍……这说的还是省城,如果是府城以及县城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少府县在开通铁路线的时候,因为原先的府城或县城远离铁路线,铁路总公司也不肯迁就,或者是其他发展因素的缘故,都搬迁过府城或县城。

    安庐地区换个省会,在当代的大楚帝国里稀疏平常,甚至后续有必要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再换一个……

    通过换省城的方式,用铁路进行更好的发展,这很正常。

    对于安庐省而言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最近这些年安庐地区的主要工业产值增加了不少,其中合肥的贡献值是非常大的。

    可见搬迁省会,并重点扶持合肥的发展方式效果还是有!

    但还是那句话……帝国不止安庐一个省,这么做的也不仅仅只有安庐,实际上大部分省份都这么干,而且干的比安庐还更好。

    如此一对比之下,发展的还算不错的合肥在罗志学看来其实也就那样了。

    他甚至翻看了一遍合肥当地的企业名单……愣是没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