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江北南通地区的纺织企业也找上门来了。

    江北南通,这是大楚帝国里一个新型的纺织产业基地……之前安华纺织公司就曾经和合作伙伴尝试在南通地区建立新工厂,只是过程不顺利,结果更是悲剧,投资了二十几万楚元进去,却是因为合作伙伴被牵连,结果投资被深度套牢在债务纠纷里。

    鬼知道还能不能把这些投资本金给拿回来,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来……而且就算能够最后拿回来,但是也会导致严重亏损,打官司也是要花钱的,这年头资深的商业律师可不便宜,更别说资金本身也是有成本的。

    这二十几万被套牢在债务纠纷了,光是资金成本一年都得好几万呢。

    不说安华纺织公司自身的投资失败,且说江南南通,这地方在明朝时期本来就有着相当繁荣的手工纺织业了,当地出产的土布产量非常可观,一年可以达到上百万匹。

    只不过在大楚帝国成立后大力扶持松江府,苏州府等江南省地区的工商业发展。

    这些地方的纺织工业也在这个浪潮里,迅速转变为机械纺织,竞争力远超土布……而江北南通那边则是因为战争以及后续的税务等一系列的问题,当地纺织业的土布行业遭到重创,随后紧跟着也转型为机械化生产,在承顺七年的时候南通地区的多家本地的纺织工厂更是进行了合并,成立了当地多家士绅家族合作持股的南和纺织公司,在还一度扭转了江北南通地区的纺织业发展。

    当地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也是让南通地区最终从州升级为府的重要因素,承顺十二年,南通州正式升格为南通府,领海门、崇明、如皋、泰兴四县以及南通第一工业区。

    州升格为府,同时对各府的辖区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是大楚帝国在十年代时期里经常干的事,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地方行政区域调整,已经废除了所有州级行政模式,形成了标准的省-府-县/区-镇-村五级的地方行政模式。

    没有了前朝时期的各种府隶州、省隶州等行政模式。

    南通府的发展,是非常典型的纺织业发展,他们的龙头经济,或者说所有的工商业经济都是建立在纺织业之上的。

    只不过在整体的竞争力上,还是不如长江南岸的松江和苏州……人家苏州有着号称民营资本第一企业的苏秦纺织公司,而松江虽然没有超大型的纺织企业,但是大型综合纺织企业却是有三家之多……此外还有一大票中小型纺织企业。

    论纺织业综合实力,松江府乃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

    南通地区的纺织行业,长期面临这两个强劲对手的竞争,虽然自身发展也一直非常迅速,但是始终被压了一头。

    不过即便如此,江北南通府,依旧是整个大楚帝国范围内数得上名号的纺织基地,其纺织业产值全国范围内,能够进入前六之流。

    而在它之前的前五,是松江,是苏州,是汉天以及广州和天津。

    同时南通府也是纺织业排名前十的诸多城市里,唯一一个以纺织业为核心的城市,因为其他的城市全都是大型的综合工业城市,纺织业虽然规模庞大,但也只是他们工业体系当中的一环而已。

    但是南通不一样,他们的纺织业就是他们的经济命脉,龙头行业,整个城市的所有工业布局都是围绕着纺织业而进行的,其内的其他产业,基本也都是给纺织业做配套的。

    针对纺织行业,南通府也有着诸多优惠政策,力争和松江以及苏州竞争更多的资金以及人才。

    之前安华纺织公司在南通进行投资的行为,其实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只不过王立清比较倒霉,选错了合作对象而已。

    但是除了王立清这个倒霉蛋外,不少投资商在南通府里干纺织都是干的很不错的……而且当地的纺织业有个特点,那就是多而小!

    他们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