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出来。

    同时仆从军扶桑第十三师的两个营兵力也会在夜间进行登陆。

    为了攻占恰纳卡莱,不算战舰,楚军一共调集了三千多人的地面部队兵力,主力乃是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骑兵连,此外还有扶桑第十三师的两个步兵营。

    而这些兵力在经过以个下午又一个晚上的登陆行动后,悉数登陆上岸。

    第二天一早,简单休整了一夜的海军陆战队开始向北发起进攻……这种进攻没啥好说的,海军陆战队使用的乃是二十五型连发步枪,又配属了迫击炮和步兵炮,单纯该营本身的火力就非常强悍。

    同时还得到了一个七十五毫米炮兵营的支援。

    强大的火力,足以摧毁任何敢于正面抵抗的奥斯曼人军队。

    仅仅用了三四个小时,海军陆战队就把战线直接推进到了恰纳卡莱城,而城内的奥斯曼人守军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了,撑死了也就只剩下几百人残兵败将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接下来海军陆战队依旧没有进城去亲自搞清剿作战,而是让扶桑第十三师的两千兵力入城负责最后的清剿战斗。

    入城打巷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零散的战斗很容易导致伤亡,楚军正规军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亲自跑去打这种巷战,而是会让仆从军来承担巷战任务。

    之前的一系列欧洲作战里,正面攻防战结束之后的城区清剿作战,基本都是由仆从军所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楚军口中的巷战其实和后世人说的巷战也不太一样。

    一方面是当代土著国家的城市建筑都不咋地,绝大部分城区建筑都是木头建筑,石头建筑其实很少的,更别说什么钢筋水泥建筑了,没有良好的巷战地形基础。

    这意味着这些土著城市的建筑扛不住楚国人的炮火,土著守军想要打巷战的话,他们连藏身作为依托的坚固建筑其实都找不到多少。

    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占据主要因素的因素,那就是打巷战其实对通信,组织能力、军心士气乃至后勤补给能力等等要求都比较高,不是你想要打就能打的。

    战五渣军队打野战的时候几百人几千人聚集在一起,打起正面进攻之类的问题还不大,但是你敢让他们打巷战,你就要做好兵力一散出去,立马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准备。

    就算士兵不跑路,但是当代的通信以及组织能力也不行,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指挥,让零散兵力进行相互的配合,最后的结果说好听是打巷战,说不好听就是分散出去,让他们各自为战。

    所以当代楚军口中所谓的巷战,和后世的巷战不是一个概念……准确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更多的是清剿敌人的零散溃兵。

    当然,这种清剿作战也会遇上抵抗,大多是零星抵抗,极少数是有组织的抵抗,因为地形过于复杂而也会让己方出现一些伤亡,但是整体可控,伤亡数量不大。

    但是既然有仆从军可以当炮灰用,楚军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用正规军去打,能避免正规军的伤亡总归是好事。

    然而如果没有仆从军可用的时候,楚军也不会畏惧巷战,该用正规军打还是用正规军打,并且打起来比仆从军凶猛多了。

    之前的伏尔加河的两场战斗,即阿斯特拉罕战役以及察里津战役里,楚军因为没有仆从军一起作战,所以都是用正规军打一系列的战斗,包括巷战,甚至参战的还是楚军里最为精锐的甲等战备师呢。

    东欧方向的作战,之所以没有仆从军,主要还是因为地理、交通等因素,楚军在中亚方向虽然也有两个殖民地国家,即哈拉汗国、希瓦汗国。

    但是楚国人在这一方向的殖民政策,和在其他海外地区的殖民政策不太一样,因为临近中亚两河省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