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力因为少了一套帆装设备,船只的采购成本更低;又比如没有了帆装设备后,船员的数量可以进一步降低;

    这两者加起来,那么节省的成本就非常可观了。

    上述三大因素加起来,最终导致了四十年代后,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大楚帝国的大部分航运公司所订购的新船只,基本已经是清一色的纯蒸汽机动力船只了。

    没啥理由,就是这种船更省钱!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民用船只,而军用船只的话,则是考虑更多的性能需求以及以备不时之需,帆装增加的成本军方不太在乎,而人力的话,军舰上的船员本来就多也不缺人。

    所以如今哪怕是最新式的龙川级护卫舰,乃至更大吨位,满载可以达到三千二百吨的扬州级巡洋舰,都是依旧使用机帆动力。

    嗯,上述说的也只是说远洋船只,不包括近海和内河船只!

    近海和内河船只的话,其实还要更早的进入纯蒸汽机时代,在二十年代开始,高压蒸汽机刚研发出来并应用在船只上的时候,出现的内河轮船就有相当多一部分是纯蒸汽机动力的。

    过渡了那么几年后,等到三十年代开始,基本上在本土或直辖领地里服役使用的内河船只都是清一色的纯蒸汽机动力了……

    这主要本土或海外直辖领地里的内河船只能够很方便的获得煤炭的补给,不用担心没有煤炭使用……至于成本因素的话,这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那么就是内河船只存在一个逆流航行的问题……风帆很多时候其实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以前没有蒸汽机那么只能勉强使用,但即便如此相当多情况下依旧需要使用纤夫……

    但是有了蒸汽机后,内河船只表示逆流而上都是小意思……而且内河船只本来都比较小,同时对船只的造价也更加敏感……很多船东不乐意在安装了蒸汽机后,还另外搞一套帆装系统,还要增加水手人数。

    有这操控风帆的功夫,人家都能让纯蒸汽机动力的内河船只再跑上一个来回了……

    所以,内河船只老早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基本纯蒸汽机动力。

    近海船只也差不多,只不过没内河船只那么夸张而已,多少还是有一些风帆船只的。

    大楚帝国的船只发展以及航运发展,是和大楚帝国国内的技术进步以及海外扩张速度高度相连的。

    庞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又能开辟更多的市场。

    安澜号机帆船,就是大楚帝国开辟海外市场的一份子……正是有着安澜号这样满世界跑的远洋船只,才能够把海外的诸多农畜产品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的运回国内,把国内的工业产品运往世界各地进行销售。

    安澜号在卡拉港的煤炭以及淡水,食物补给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没有遇到船员们担心的海盗袭击,价格上也没有被坑……相反,卡拉港的收费还相对低廉,煤炭以及食物等物资的补给比加纳城那边都要低一些,送到海面上补给虽然加收了一部分服务费用,但是也不算多。

    整体上,钱立群对这一次的补给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补给完毕并结算完毕后,安澜号再一次起航,只不过这一次安澜号上的风帆已经被降了下来,开动了庞大的蒸汽机主机,冒着淡淡的白烟朝着北方航行而去。

    离开的时候,卡拉港方面还给了钱立群他们一大堆卡拉港的相关介绍资料,笑着脸说让他们多多向其他船长们宣传宣传……

    钱立群自然是没有拒绝,反正举手之劳而已,以后有人问起的时候顺口说一说就是了。

    反正卡拉港这边进行补给整体还是比较实惠的。

    他都琢磨着,返程的时候也可以到这个卡拉港来补给……作为一个私人船东兼船长,能省的钱还是要省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