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赈灾还在继续。

    不管是湖广的收尾阶段的赈灾情况,还是刚刚出现的孟津决口的水患情况。

    有着极高经验的李长庚,处理的很是顺利。

    粮食不缺,大明的国库也不缺金银。

    可缺口依然很大,特别是在人才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去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

    那都不是念过几天书,会一点之乎者也的人,弄得懂得。

    数算的运用,在做官这一方面,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随着孙传庭和李世勋在澳门的大捷,传遍了整个大明之后,明真相的人,都清楚大明的粮食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六月底。

    南京城再次发出命令,一边赈灾,一边清理整个浙江和江西。

    修建道路的工程队,一直都没有停歇,就是在湖广维护安定的秦良玉,都被一纸调令配合着清理蛀虫的工作。

    另外两条命令,一条就是给驻守在会安堡的李过,一条就是给辽东镇的刘兴祚和刘文秀两人。

    不同的人,得到的命令几乎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稳住战线,大明此刻还顾不地像北边扩张,等到忙完了赈灾事宜,才会有精力去打仗。

    不过小打小闹的练兵,还是没有问题的。

    李过面对的抚顺关,少了皇太极,自然进攻的力度就减弱了下来。

    还生怕大明的人打破了抚顺关,也就不再去禁止想要去大明享受好生活的百姓们。

    对于这里的苦哈哈们来说,哪怕是进入了大明的工程队中,一个铜元的工钱都没有,那也要比在这里做奴才的强。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抚顺关内就流传了这样的一句话。

    是真是假,没有多少此地的奴才,或者谁奴隶们知道。

    可对于向往的美好生活,他们还是分的清楚的,本就一无所有,不妨试一试。

    万一都是真的呢?

    所以,几乎就在灭掉了皇太极,以及他的最后一支算是精锐的军队之后,剩下的就是在做生意了。

    每天,都会有络绎不绝的车队前来。

    送来需要的物资,走的时候带走更多的人口和地方的特产--皮货,牛羊等等。

    而在刘文秀的那一边,虽然没有多少人前来投靠。

    可对当地的建设,也是一刻都没有停下。

    官道是要修建的,村镇的合并也是需要建设住房的。

    还有今年的收成,那算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丰收,在粮食这一块,刘文秀和刘兴祚算是做到了自给自足,还能够有限的通过太子河,浑河,给李过和刘体仁送去一点。

    剩下的最重要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在鞍山的附近,寻找最佳的开矿位置。

    从此之后,辽东这一块地方,就是能够就近生产铁器了。

    可以省却更多的运输空间。

    与此同时。

    朝-鲜国主李倧,带着那些支持他的贵族们,都好奇的看着远处的防守战线。

    在天气刚刚暖和下来之后。

    战线上的袁崇焕他们的手下,就开始有序的撤离了,同时带走的不但有大量的物资,还有这朝-鲜的当地子民。

    人口在此时此刻,也是一种最有用途的资源。

    “大明的人撤了。”

    “那,接下来咱们还需不需要和大明重新建立联系?”

    “怎么,还想从大明的身上,要点东西回来?”

    “这不是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穷了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