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一次闲聊之后。

    王冲紧绷了许久的心神,再次放松了下来。

    崇祯说的这些,他并不是所有都相信,不过自己也想到了一套,应对自己子女的好办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既然有了办法,也就有了更轻松的心情,来陪着崇祯四处闲逛了。

    岁月如流水。

    转眼就是一个多月过去。

    偶尔有从大明传来的一些消息,虽然不是很准确,时间应该也过去很久了,可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其中。

    不管是大明现如今,稳定的商业税收。

    还是最新的朝廷政令,又或者是道院,新研究出来的技术。

    只要做的好,那都是利益所在。

    「萧规曹随,皇上是不打算改变年号了,其他方面也都是小修小补。」

    京师的朱慈烺,继位之后第一件事本来就是更改年号。

    以此来证明,新的皇帝已经继位了。

    然而,随着崇祯走出大明之后,朱慈烺也已独自执政一年多时间了,最近才传出消息,从今往后,年号再也不需要发生变更。

    为的就是让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时间,能够不用那么麻烦。

    从另外一个方向来说,那就是大明的政令,不会出现更大的变故。

    这样的利好消息,自然让崇祯凝聚起来的民心,对当朝的皇帝,更加的认可。

    当然,也就留在大明的一些老酸儒们,不爽的嘀咕了几句,然后也就没了下文。

    王冲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刻就说给了崇祯听。

    每一个新皇帝,登基之后,总想的就是做出一点功绩,不管想出来的办法,合不合时宜。

    都要在自己的时代,烙印上自己的痕迹。

    不然总觉得,自己的皇帝,是白当了。

    朱慈烺这一番动作,弄出来的事情,可是大出旁人意料之外。

    新官上任还三把火的,现在新皇登基却没有做出多少改变,让一些想要投机取巧的人,多少有点失望。

    「哈哈,朱慈烺这小子,性子可是务实的性子,想要让他改变一点政令,必须是看到了可以让大明更近一步强大的可能,不然就只能在原来的律法和朝廷制度上,修修补补。」

    崇祯得意的哈哈大笑一阵。

    他是知道,修补也是需要本事的,唐玄宗的教训,现如今大明的许多人都知道了。

    好好的武周时期,那么厉害的军事实力,那么富有的朝廷,就是因为胡乱的折腾,然后大唐就没了。

    说是藩王之乱。

    可要是历史的某些记载没有出错的话,应该是唐朝的衰落,应该是从唐玄宗时期开始的。

    推倒了武周时期的制度和律法,这个并不是多大的错误,可你也要弄出一套相应的制度和律法才成啊。

    只知道破坏,却从来都没有建设。

    有多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糟蹋。

    更何况,还融了纪功柱。

    这就更加的让人无语了。

    历史这种东西,没有人能够从当中吸取多少教训,除非是经不起更多的损失,不得不暂时的‘以史为鉴"。

    毕竟这种做法简单,还可以给他弄到不小的名声。

    王冲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大明的学校去接受教育。

    也就自己成婚很晚。

    孩子出生的就更晚了一点,等到他在文莱站稳脚跟之后,就把全家老小,都接了过来。

    孩子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