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富二代买的起,也不会找陆泽他们订购。

    毕竟手机这玩意儿,多数人这会儿还是会去线下实体店体验一下再购买。

    夏青禾思考片刻后,也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一下有这么多产品,做产品资料、印传单、发传单,一时半会儿也操作不过来啊。”

    “呵呵,咱们不用一下全推出去,那样转化的购买率真不一定很高。

    每周精选一些产品,印个小册子,分发出去就可以。

    等以后做顺了,也可以一周分发两次。

    甚至,可以专门针对一些爆款产品,出一些单页去分发宣传。

    这样,咱们的产品反而会不断重复地出现在客户面前,不断引起关注,把客户培养出刻意收集留存我们的产品传单或杂志的习惯。

    等他们想买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而且每期推出的产品少,不仅不会让客户感到眼花缭乱,内容方面还可以做的更精致,把产品包装的让客户更有购买欲望。”陆泽再次解释道。

    虽然小弟们给陆泽整合了很多产品,但他也没打算全用上。

    做生意就是如此,一开始并不需要贪大求全,反而是单点突破比较好。

    就好比JD的东哥,一开始在中关村也不过是个卖刻录机和光碟的。

    在早起阶段,只要有爆款产品就能把生意做起来。

    等到客户积累多了,生意规模大了,团队人手也足够了,再去丰富产品也不迟。

    可无论生意做的多大,产品也不是越多越好。

    多年后电商领域经常讲的SKU管理,就是这么个意思。

    SKU全称为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基本单元,可以是以件,盒,托盘等为单位。

    原本是对于大型连锁超市DC(配送中心)物流管理的一个必要的方法。现在已经被引申为产品统一编号的简称,每种产品均对应有唯一的SKU号。

    因此,后来互联网黑话中的SKU,就是指一款商品,也就是单品。

    哪怕是一款商品有多个颜色,那就有多个SKU。

    而SKU的组合,就是整个公司所有产品的选品策略体现。

    并不是SKU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就会超过公司的管理极限。

    要知道过几年横行一时的电商巨头凡客诚品,就是因为创始人膨胀了,急速去扩增产品类目,每天都有海量的单品上新,导致公司活活被巨大的SKU撑死。

    产品的SKU,一定要和客户的规模、活跃度、购买力以及公司的运营能力相匹配,否则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夏青禾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我就不着急了,可以慢慢把美妆产品的内容做的好一点。”

    “嗯,我回头给你们一人一把钥匙,随时可以过来拿样品。

    尤其是青禾你,可以把你认为最受女生们欢迎的产品挑出来,拿回去找同学们试用。

    然后拍照、写文案,把内容做的更专业,更有参考性。

    这样其他女生们看了,才会被你们种草。”陆泽一时口快,连互联网鼎盛时期的网络热词都脱口而出了。

    夏青禾听懵了:“种草?什么意思?”

    “就是一种比喻,你们做的内容越精致,给别人推荐好货以诱人购买的效率就越高。

    就好比种草一样,提前把产品植入了客户的心智,等客户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的推荐,从而达成购买行为。

    这种营销套路,用种草、收割来比喻不是很形象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