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黄璋极为偏执的一面。

    对产品偏执还责罢了,如果对生意也极度偏执,肯定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或许这才是雷布斯放弃投资魅族,转而创建小米的根本原因。

    后来得知雷布斯另起炉灶,背着自己煮了一锅小米粥,黄璋勃然大怒,在网上公开批判雷布斯打着投资的名义,却窃取了魅族的商业机密。

    二人从朋友到竞争对手,一时反目成仇,不禁让人唏嘘。

    可后来的事情也印证,雷布斯的决定是对的,就连他的一帮兄弟和合伙人,都对投资魅族持反对意见。

    “互联网精英大佬”雷布斯跟“初中生老板”黄璋之间怎么可能和平共处,毕竟一山难容二虎。

    更何况,黄璋的偏执在圈子里已经出名了。

    后面几年,黄璋在很长时间内想得都是正面击败小米,要知道他喊出的口号是“不做华夏的苹果,要做世界的魅族。”

    但比较纠结的是,黄璋在差不多4年内,多次在“隐退”与“复出”之间徘徊,这让员工都搞不懂老板是怎么个态度。

    而另一边的雷布斯,采用7×16小时工作时间,放弃几乎所有节假日,比在金山时期更拼命。

    他采取的是闪电战的打法,小米整个组织架构非常灵活有战斗力,在很长时间都是三层管理制,反应很快,各负其责,推动了小米的迅猛扩张,把魅族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原本被人称为“华夏乔布斯”的黄璋,名号也被网友们安到了雷布斯头上。

    正所谓成也偏执,败也偏执,什么事都是过犹不及。

    这样的一个黄璋,真要给自己打工,陆泽还发愁怎么应对呢。连雷布斯都自忖收服不了此人,他又怎敢托大,觉得自己就能行了。

    虽然可惜黄璋的经历,但陆泽却敬佩他的为人和对产品的执着。

    答应投资他200万,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看好黄璋这个人。

    虽然后来在智能手机行业黄璋最终黯淡收场,但这不代表他就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在智能手机来临之前,黄璋把魅族做到了极致,堪称国内3C电子产品的第一品牌,这点毫不为过。

    哪怕是后来魅族手机逐渐没落,最终被吉利收购,也不能说黄璋是完全失败的。黄璋作为生意人,依然是可以笑傲整个国内商界。

    起码他的结果,比同为偏执狂的锤子手机老罗,要好太多太多。

    所以陆泽在一开始投资他200万,这笔投资肯定不会亏。

    投资就是投人,人对了,生意肯定差不了。投资黄璋200万,以后的回报至少超过2个亿美金。

    这生意,稳赚不赔。

    虽然不知道陆泽的底细,可对方如此看重于他,黄璋内心还是颇为触动。

    这是继爱琴公司领导之后,第二个非常赏识他的人。

    他一个搬运工出身的人,现在也不过是个产品经理,目前还是一事无成,没什么值得外人贪图的地方。

    可眼前这位比自己还年轻的陆泽,却对他如此信任,甚至愿意投资他200万支持他创业。

    黄璋平心而论,就连他的伯乐,那位爱琴公司的领导都没有这么信任过他。

    虽然不知陆泽嘴里的200万是不是在忽悠他,可看对方的神情和态度,并不似作伪。

    他一时激动地说道:“陆总,谢谢你的信任,反正我知道的也不多,您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

    “能说一下MP3的生产代工方面的事情吗?爱琴找的哪家工厂代工的?”陆泽也没客气,顺势直接打听起来。

    黄璋痛快地回道:“爱琴找的是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