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白水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北部农村;

    没有任何文化底蕴,也没有任何拆迁可能;

    所有的人,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的在地里面刨食;

    生活简单而又枯燥无趣;

    一眼能看到生命的尽头;

    一眼能看到的未来。

    如果在以前,社会发展不迅速,也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或许白水寨里面的很多人,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

    这种事情,太过于常见和普通。

    这也是为何好多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抓得比较紧的原因,就是想要自己子女出人头地;

    从这个关中平原的黄土地里面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享受年轻人该有的生活,而不是一直在这片深沉的土地里面。

    马毅搏如此,马慧菲如此,好多人亦是如此;

    但农村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在父母学历普遍低下的农村,对于子女的教育,除了打骂或者嘲讽外,就没有其他办法;

    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就都不高;

    不知道怎么教育子女,都是看别人怎么教育,有样学样;

    但不同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有的能其效果,有的很有可能是反作用。

    ……

    新年元宵佳节刚过了没几天,白水寨的人们,开始给苹果树施肥和灌溉。

    忙碌了一天的王婶,回到家后,没有吃晚饭,就直接睡觉休息了;

    施肥,对于王婶一个妇道人家,尤其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来说,可谓是相当困难;

    但王婶还是一个人劳动,并没有花钱请人来帮忙;

    或许是穷惯了的原因吧!

    今年虽然比往年感觉更累,毕竟年纪大了;

    不过,王婶的心一直是火热的;

    白天在地里施肥,的确很辛苦,;

    回到家都不想吃饭和洗漱,直接睡觉,就可见劳累程度;

    但每每想到自己儿子,王婶就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力气。

    四年之前,王婶的儿子,不读大专,孤身一人,直接前往羊城;

    当时王婶就不愿意,但拗不过自己儿子;

    尤其还是十八九岁年纪的儿子,更是到了叛逆期;

    你越说,他反而愈发对着干;

    拗不过自己儿子,最后只能顺从;

    背带着一个行李包,看着儿子一个人从家门口走向了远方;

    直到转过了村口的弯,彻底看不见自己儿子的影子;

    王婶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不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听到自己儿子偶尔打回来的电话,王婶也重拾信心;

    攒钱给自己儿子娶媳妇,就成了王婶的头等大事;

    然而,自己儿子离开白水寨的前半年,通话都很正常,基本一个月通话一次,虽然每次通话时间只有不到两分钟;

    但王婶每个月把这个仅有的两分钟时间,当成了自己最为快乐的时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儿子打电话频次越来越少;

    从最开始的每月一次,到后来两个月、三个月、半年,再到每年过年;

    王婶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没有去过外地,更别说一线大都市的羊城了;

    但孩子在外面的好坏,尤其是自家儿子,作为母亲都有一定的心灵感应;

    或许,自己儿子在外面过得并不好。

    王婶就想让自己儿子回来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