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有人说,寒门已经很难出贵子;

    有人说,阶层已经固化,想要突破原有的阶层限制,堪比登天。

    条条道路通罗马;

    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有的人,一生都在去罗马的路上;

    而大多数人,则是连罗马听都没有听过;

    公平乎?

    网上之前有一个帖子:“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发帖人称:近两年他们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家里条件基本都比较好;

    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排名前列的孩子上了重点线;

    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

    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组团送孩子去澳洲参加夏令营。

    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

    班上同学读书很好的,家里都很穷;

    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一对一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当然,不排除学生本身的努力和勤奋;

    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会越来越大;

    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已经远远不够,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甚至这辈子都无法超越。

    良好的教育都需要大量金钱去支撑。

    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

    富人家的孩子才五岁,在教育上的投入,已经六七位数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

    如今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这两门课程,就得家长去砸钱上培训班学习冲刺。

    以某重点高中来说,2011年上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

    其中一个班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  985的高校;

    全班62个人,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农民、打工仔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还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父母。

    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付出的多得多。

    20年前“寒门出贵子”;

    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

    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

    有人说,大学时贫富差距最小的社会期,因为大家都大同小异,顶多你吃的好一点,穿的好一点,其他其实看不出来;

    但当你毕业后,才会发现,原来差距如同天堑。

    有两个同是考上水木大学的学生,学生a,一个家庭条件一般,学生b,父亲从政,教育局中级官员;

    学习成绩,学生a和学生b差距不大,毕竟能考上水木大学,学习能力绝对是没问题;

    学生a,上了大学后,努力提高自己,参加社团,竞选学生会,社会实践等等,丰富多彩,最后被保送水木大学研究生,可以说是人生赢家;

    学生a看着学生b,也没感觉到对方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当然,对方也是参加了各种活动;

    但对方本科毕业后,竟然进入了他们专业所在领域全球最好的机构读研。

    之后,学生a请教过学生b,为何你能进入那个机构?

    别看学生b父亲是教育局的,但国际性的这种权威专业机构,别说一个教育局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