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这儿就不像有厨房。

    看来王大姐平日里就是在医院上班距离这边近,偶尔懒得回夫家或是在医院宿舍休息,这才每个星期回这边住一宿。

    这间室内同样是隔成了里外间,但不是像隔壁那间屋子一样直接用土灶连着的一堵火墙当隔断,隔开里外间。

    许是更注重个人隐私,这里就用木板隔成里外间,进门靠窗的位置就是一张带抽屉的办公桌,桌子下面一把椅子。

    门后倒是放着一个洗脸盆架子,上面一个搪瓷盘,架子上搭着一条毛巾,边上就是一个铁皮的水桶和一把水瓢。

    想来王大姐还就没打算在这边做饭,这隔出来带有一口灶的外间就充当了书房兼会客室,有限的空间里还摆了两把木椅和方桌。

    往里走,里面就是卧室,后墙上开了个很小的窗口,下面的炕上这儿已经铺了新炕席,一侧靠墙位置就是一个大炕琴柜。

    这个炕琴柜的宽度就和炕稍等长,高度快要接近顶棚,分为上下两节,是下面可放衣物,上面能装被褥的对开柜门。

    挨着这个大炕琴柜的地面靠墙位置,距离炕洞不远的地方有个书架,和这个大炕琴柜靠墙错落有致成排,并不显突兀。

    在对墙炕头的地面靠墙位置则摆放着两口垒起的樟木箱放在炕边当床头柜,上面就有个台灯和一个闹钟,一面镜子。

    再过去,这一面也有一张和外间一样带抽屉的办公桌,桌上一角摆着一个暖瓶,一个搪瓷盘子,盘子里扣着几个玻璃杯。

    桌子下面也是摆了把椅子,在这张办公桌的一侧挨着隔断木板的角落,这里就堆了几个叠放着一起的纸箱。

    来之前徐长青是有听沈卫民提过这里面的家具,他看差不多已经齐全,空间又小,他就没再往里面添置半张桌椅。

    当然,除了家具以外,像这些台灯、闹钟、镜子、暖瓶,包括外间洗脸盆毛巾等等就肯定是这两天沈卫民给备齐了。

    但从这些布局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位王大姐之前就是偶尔来此住一宿,此人还是相当注重生活品质。

    就这一个月一块钱的租金,半年也就是六块钱。人家这是图啥,总不会恨君生时我未生,或是相逢不逢时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