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

    此时此刻。

    看着面前一脸好奇宝宝的于敏,徐云的神色却不由微微一愣。

    过了片刻。

    他的小心脏仿佛被人重重的揪了一下,一股热流瞬间从他的脖子直冲耳后,呼吸都随之出现了片刻的停滞。

    妈耶?!

    我TMD听到了啥?

    早先提及过。

    原子弹这玩意儿稍微键盘侠一点的说,只要有充足的核材料,其实是可以通过大量试验反复试错造出原子弹的。

    虽然这种试错成本会很高,但逻辑本身是没毛病的——也就是它可以靠资源硬生生堆出来

    可氢弹却不一样。

    氢弹在构型确定之前的任何试验都是徒劳,而构型的理论突破非常依赖极个别天才科学家的灵感闪现。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海对面的泰勒和乌拉姆两位大佬,也是公认的海对面氢弹之父。

    上世纪50年代。

    就在所有核物理学家为氢弹的构型一筹莫展的时候,泰勒和乌拉姆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认为核爆产生的X射线,可能是引爆氢弹的关键。

    因为要满足聚变的条件,除了核爆产生的极高温之外,还需要有高密度的聚变材料才行。

    因为正常来说,核爆冲击波会将附近所有物质炸得粉碎,根本无法形成聚变所需环境。

    泰-乌认为。

    如果核爆后X射线能够先于冲击波释放.虽然这个时间差小到以纳秒计算,但这几纳秒已经足够在氢弹材料被炸散之前,通过巧妙设计的构型将X射线的能量引发聚变。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T-U构型原理,同时这也是这是这两位氢弹之父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

    此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任何关于氢弹的理论或数据发表,氢弹构型被海对面列为绝密中的绝密,哪怕在2023年都依旧如此。

    但另一方面。

    具体的氢弹构型虽然是高度机密,可氢弹的相关理论原理还是有迹可循的。

    例如氢弹的基底反应离不开三个热核反应类型,也就是氘氘聚变、氘氚聚变和氚氚聚变。

    这就像你做开水白菜,肯定需要鸡肉白菜锅炉这些材料或者设备,属于最最基础的问题,保密也保密不了。

    可问题是光知道这三个类型压根没多少意义,只有确定到某个具体答案才有价值。

    因为无论是氘还是氚它们都是极其珍贵的材料,在眼下这个时期制备起来实在是太困难了。

    氘需要从海水中提取非常昂贵,而氚的制备只能依靠核反应堆,技术难度高出品率又低,某种意义上价值远超等量的黄金。

    海对面用的方法是修建海水提纯氘的工厂,再用提取出的氘在反应堆中人工嬗变造出氚,然后做氚靶和氚束加速器进行打靶实验,来测量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

    这是最自然不过的步骤了,但对于如今一穷二白的兔子和几乎为零的工业基础来说眼下国内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没法保证,谈何做成这种体系?

    虽然国内去年就修建了一台核反应堆,但它的实质任务其实是充做原子弹的后手——如果铀弹搞不出来,那么这个反应堆就会提供钚来研发钚弹。

    所以在原本历史中,这台核反应堆直到七年后才会正式运行。

    至于临时转职用来搞氚嘛.也许八年十年可以搞定,但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兔子们注定不可能沿着海对面的这套体系去复刻,它们唯一的路就是先确定氘和氚哪个更加重要,然后选定一个方向无脑莽。

    这就像你买显卡,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