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钱五师同志,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随着朱光亚这番话的落下。

    徐云右前方的某个位置上,很快站起了一道他相当熟悉的身影。

    此人赫然便是

    钱五师。

    多日不见的钱五师今天依旧保持着不错的精神头儿,只见他缓缓从座位上站起了身:

    “光亚同志,我没问题,请组织放心,这个任务我会亲自带队完成的。”

    朱光亚也朝他客气的点了点头:

    “五师同志,那就辛苦你了。”

    与此同时。

    台下的徐云也从最开始的意外中回过了神,内心暗自道了声好安排。

    别看钱五师是个标准的SSR级别神卡,但实际上他确实是目前基地中最合适负责研制平面波发生器的人选。

    首先,钱五师他本身并非221基地的成员,也就是预期中没有任务规划的“闲人”。

    如果不是组织上知道了徐云的身份所以将钱五师留在了基地做磨盘,这时候的钱五师早就回到首都的导弹项目组去了。

    其次。

    钱五师虽然负责的是弹道设计,但他在结构方面却是顶尖专家。

    而且钱五师推导出的乘波体这个概念中的激波,实际上和球面波平面波属于一个分类:

    激波分成也可以分成球面波和平面波,再往下还可以分成正面和斜面两种。

    所以这种跨专业的任务对于钱五师而言还真不是啥难事儿,而且还是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钱五师为数不多能够对接上的项目。

    怎么说呢

    这就有点类似徐云在氢弹设计中的情况:

    氢弹构型啊中间体啊这些东西他都不懂,但聚变截面上却因为和他专业有交集的缘故能帮上忙。

    虽然徐云无论如何都不会膨胀到自比钱五师,但这事儿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因此让钱五师来负责平面波发生器的研发,确实是个非常精巧的安排。

    不过钱五师本人估摸着没想那么多,他的觉悟摆在这儿呢,能贡献自己一份力就是好事儿。

    而随着平面波发生器的分配完毕。

    原子弹的建造分配便剩下了.

    最后的中子反射层。

    只见最前方的朱光亚轻咳一声,将竹竿移到了设计图的外侧(话说这玩意儿应该叫啥,竹竿怪怪的):

    “诸位同志,既然钱五师同志接下了发生器的研发工作,那么我们在原子弹这块的构件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中子反射层了。”

    “中子反射层的厚度由于敏同志计算得出,参数是4.554厘米,细化则分成了自由中子发生层以及真正的中子反射层。”

    说罢。

    朱光亚将竹竿轻轻往下一划,锁定了某个图示:

    “于敏同志设计出来的这套结构中子吸收截面很小,大概在1400巴左右,整体是一个长方体的棒子。”

    “它在每一侧面上会形成一个冷却剂液流槽,可以填充一些中子反射块,材料用的则是铍”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提及原子弹涉及到的元素,很多人脑海中下意识的便会想到铀235。

    但实际上。

    在原子弹的设计结构里,铍其实才是用途最广的一种元素。

    生活中的铍及其化合物都是有剧毒的,每一立方米的空气中只要有一毫克铍的粉尘,就会使人染上急性肺炎。

    然而在原子弹内部,它的出场频率和驴兄都差不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