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原初引力波?”

    这一次。

    听到杨振宁抛出的这个概念,黄昆脸上倒没之前那般疑惑了。

    取而代之的。

    则是一抹若有所悟的思色。

    引力波。

    这三个字其实应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也就是“引力”和“波”。

    那么引力为什么会有个波呢?

    答案显然并不是因为引力是个女性,而是因为时空有了结构——我们平时观察到的物质的运动,都是发生在时空之中的。

    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物质是演员,时空是这些演员表演的舞台。

    普通的波,例如水波、声波、电磁波,都是演员在运动,舞台不动。

    而引力波呢,则是舞台本身的运动。

    在小牛的牛顿力学中。

    时空是一个平淡无奇的舞台,因为时间就是均匀的流逝,空间就是均匀的绵延。

    无论物质有多少、怎么运动,对这个舞台都没有影响,所以不可能有波动,也就是此前提及过的绝对时空观。

    但在老爱的相对论中,舞台的性质就很特别了。

    在广义相对论中,老爱对引力的描述方式变得比小牛的平方反比律复杂多了,成了绕一个很大的弯子:

    质量引起时空的弯曲,物体在弯曲的时空中运动,看起来就像是受到引力的作用一样。

    好比诸位面前有一张平坦的纸,它的曲率是零。

    在这张纸上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圆的周长等于2π乘以半径,如此等等,欧几里得几何的定理都成立。

    如果把这张纸变形一下,比如说变成一个球面,曲率大于零,许多欧几里得几何的定理在这里就不成立了。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你甚至可以做出三个内角都是直角的球面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高达270度,圆的周长小于2π乘以半径等等.....

    如果把这张纸变成马鞍形,曲率小于零,你同样也会发现许多违反欧几里得几何的现象,只是表现在相反的方向。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圆的周长大于2π乘以半径。

    当把弯曲的对象从一张纸....也就是一个二维的面推广到相对论的时空...也就是一个四维的几何结构,就明白“时空弯曲”是什么意思了,就是时空的每一点都可以有个或正或负或零的曲率。

    广义相对论给出了质量与附近的时空曲率之间的关系,质量越大,对周围的时空产生的弯曲就越大。

    当一个物体不受其他力、只在引力的作用下运动时,无论时空是弯曲的还是平坦的,它都只是按照距离最短的路线即“短程线”运动。

    如果时空是平坦的,短程线就是直线,这时没有引力,它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时空是弯折的,短程线就变成了曲线。

    这时在其他观察者看来,这个物体似乎就是在引力的作用下运动——例如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就是地球在太阳周围的弯曲时空中的短程线。

    如果还是没法理解.....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太阳好比一个耳根,他往沙发上一坐,就产生一个大坑,那么其他人坐在沙发上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大坑陷进去。

    在广义相对论中。

    不同地方的时空可以具有不同的曲率,所以说时空有了结构。

    既然有了结构,自然就可以波动了。

    因此根据广义相对论。

    引力波应该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现象,任何不是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