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好半天,才有两个道婆过来,给她们抱了被褥,拿了火盆。

    随后又有个尼姑送来了一盏长明灯。

    冯娘子挎的篮子里装着香烛纸马,母女两个便在长明灯下点起了香,一边念经一边烧纸。

    如今天短,别说是庙里,就是一般人家每天也只吃两顿饭。

    等她们念完了今天的经,庵里做杂役的道婆,才给她们送过饭来。

    “牛大姐,你这些日子都好啊?”冯娘子跟这里的人都认识,道婆只算半个出家人,家常里短还是能唠几句的。

    “还成,就是天冷了,这腿脚有些不舒服。”牛道婆比冯娘子还大几岁,丈夫死得早,又无儿无女,所以就到这里来了。

    虽然没什么钱,但是也比在一般人家做下人要轻快许多。只是一年到头见不到荤腥,好在她也不馋。

    “我知道你有这毛病,正好有人送了我两贴好狗皮膏药,说是最能舒筋活血的,给了你吧!”冯娘子说着真的拿出两贴膏药来给牛道婆。

    “哎呀,这可不成。你这日子紧巴巴的,我哪还能要你的东西!”牛道婆摇头。

    “你跟我见什么外?我到这儿来一个钱不花。给你两贴膏药有什么不成?”冯娘子硬是把两贴膏药塞到牛道婆手里。

    “那是住持心慈,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倒成了白受禄了。”牛道婆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呢,本来我们这次来还想见见主持,好好谢谢人家。这是最后一年了,以后也不好再来打扰。偏偏听说住持闭关清修,竟是不能见了。唉,真是……”冯娘子遗憾地说。

    “见不见的也没什么要紧,出家人从来都不在意这些俗家礼节的。”牛道婆笑着说。

    “怎么这庵里有新出家的?”冯姑娘一直没说话,忽然就问了这么一句。

    牛道婆有些发愣,冯娘子连忙解释道:“之前我们进来的时候,远远看见像有个年轻女子,一晃过去了。竟还是个带发修行的,所以就忍不住问问。”

    牛道婆闻言恍然,说道:“那也不过是个借住的,过些日子就走了。你们可别多问,连我都不知道那位到底是什么来历,主持不许人乱说的。”

    “知道了,知道了。”冯娘子连忙点头,“是我们多嘴了。”

    “成了,你们快吃饭吧。我一会儿过来收碗。”牛道婆说完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