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主唐恬的祖父唐逸与先帝唐远一母同胞,但自幼身体弱、性子软,于乱世中毫不起眼,一直被霁华大长公主护在身边。开国之战中,霁华大长公主与唐逸曾被人挟持,幸得姚谦副将成闯所救,于是,霁华大长公主允诺“许唐家女为成家媳”,以报恩情。后来,唐家成了天下之主,霁华大长公主成了太后,唐远为帝,唐逸被封亲王,成家便只当再没许亲这回事儿。霁华大长公主死后,唐逸先遵母亲遗愿将其遗体送归唐家原籍泉州,夫妻合葬;后又自请留在龙兴之地供奉宗祠,只一妻一子清净度日。唐恬出生时,祖父已经离世,先帝曾在回泉州祭祖时言道“天子之家承恩必报”,并破例册封还不到一岁的唐恬为亭林郡主。于是,世人便明了“许唐家女为成家媳”这事儿是要落在亭林郡主头上了。

    唐恬的父亲过世很早,在她四岁的时候,先帝借舞阳公主大婚之由,将唐恬接入京城并赐了郡主府。从此,唐恬便孤身一人留在京里慢慢长大,这个过程中,曾经照顾过她、给过她温暖的亲人只有姑姑舞阳公主一个。因为自小知道今后要嫁入武将之家,唐恬跟着姑姑学了一身武艺,不知是否练武过于刻苦的缘故,渐渐长成了不喜多言的性子。唐恬十五岁时,舞阳公主已战死沙场,本想为姑姑守孝的她,因顺和帝一道圣旨与镇远大将军三子成治完婚,那一年,成治也才十五岁,甚至比她还要小上半年,而且还是个出了名的只会读书不会武的“将军之子”。于是,会武的亭林郡主下嫁只会文的将军幼子,成了大楚人人皆知的趣闻。

    袁隽依着母亲曾经的所书所语去想象亭林郡主少时模样之时,唐恬也陷入了回忆之中。郡主府正院里,唐恬站在园内的合欢树下,回想着第一次见到姑姑舞阳公主的情景,惊奇地发现,似乎恰是与当下差不多的时节。

    那一日,唐恬在园子里学着府兵的样子扎着马步、打着拳,忽然听到女子爽朗的笑声,回头看时,有风吹过,满园子飘起了合欢花,但小小的唐恬仍一眼就看到了比所有合欢花加在一起更加明艳耀目的人,这个人还用好听的声音温柔地对她说:“亭林,你若想学武,便唤我一声姑姑吧!”

    唐恬出神很久,直到身上觉出些凉意,方叹了一口气,又因虎口处仍未消下的酸麻之感,想到了傍晚时分那场酣畅的比武和老是端着架子刻意拿腔拿调的袁隽,不由笑出声来,身边侍女低声提醒道:“郡主,大人在院外很久了。”

    唐恬转头看向成治,脸上笑容不消,朗声道:“今日没成。待七月二十五,我再试试!”

    成治瞧见唐恬灿若桃李地笑,浑身散发出满满的自信和活力,有些痴了,他头一次知道,自己的妻子原来竟是这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