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可怜人,年轻能干,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跟老胡感情也好,生了个女儿,就是你们看见的小梨。咱们这村,都靠山吃山,平时老胡到山里打猎,家里再种点粮食,就这么过日子,看着贫穷,但家家户户也都这样,习惯了也就不穷了,没有要花钱的地方。”

    “也就是一年前吧,老胡进山了,一连好几天都没回来,旭春儿,也就是那胡家媳妇,这是她名儿,她就过来找我,说让我跟她一起去找找看。”

    “我丈夫早就没了,平时也是和老胡他们互相帮衬着,但我合计就我们俩女的去不行,也就把村里剩的爷们儿都叫去了,到山里找了能有十天吧,也没找到。”

    “那时大家也都陆陆续续放弃了,都跟旭春儿说找不着了,多半是遇到了什么野兽啊之类的,被……咬死了呗。旭春儿就不信,后来我陪她找了一段时间,也是找不着,她就不让我去了,自己偷偷去找。成天往山里跑,她女儿小梨也劝不动。”

    说到这,看着几个人面上疑惑神情,王婶解释道:“她以前眼睛可是好好的啊,后来找了半年吧,天天哭天天找,有时进山一天,第二天才出来,她女儿也跟着受罪。”

    “有次下大雨她还要进山,把她女儿气坏了,两个人大吵了一架,她女儿自己到山里去找,到了晚上她去找她女儿,找回来后,母女俩都病了一场,在那以后旭春儿身体就不好了,一下又老了十岁。但那之后她也不总惦记着往山里跑了,在家日也哭,夜也哭,天天哭,就把眼睛给哭坏了。”

    难怪姜拂说要过来找王婶,在她这听她讲来龙去脉,比在胡家听着清晰多了。

    沈行舟心中对姜拂赞叹一番,面上问道:“所以王婶就请了你在金墟十二门的儿子到仙盟拿斩妖令?”

    “是啊,我合计着,旭春儿这么一直找不到也是个事儿,而且万一……唉,我是不信啊,但旭春儿信,她说有天她听见老胡回来,她出去看,正好看见老胡在院子外面,她急忙追过去,老胡就往山里跑,那时她眼睛没彻底坏,她就说那是老胡,她不能认错,她想知道老胡现在如果活着却不回来,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不想再跟她过了,如果是的话她也不能说些什么。”

    这也能解释说刚才的胡婶为什么对女儿说,她爹没死这句话了。

    姜拂他们喝完水,道谢后就要走了。

    王婶也担心,“那你们注意安全啊。”

    姜拂打算先进山找再说,原文中没这段,或者说作者没写,只说了姜拂在捉妖途中捡了个女孩儿,看她聪明伶俐就想收着当丫鬟。

    但她想,无论这失踪的“老胡”是生是死,都会有个结果的。

    这也没有薛定谔,不存在“薛定谔的老胡”这种说法。

    *

    一行人进山。

    姜拂走着走着,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我好像忘了问王婶,仙女山的来历。”

    “嗯,这有什么意义么?”沈行舟不懂就问。

    “……”

    这个嘛,姜拂也说不好。

    她只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很喜欢编造典故,很多事情的发生,都和地名以及典故息息相关。

    但也不保证这个背后也有什么典故。

    “直觉吧。”姜拂说,“不过也不重要,师兄,我们找人之前,先看看有没有吃的吧,云宝已经饿得不行了。”

    毕竟云宝是个孩子,而且也没修炼,来的路上孟老爷给他带了干粮,都让他吃光了。

    沈行舟也觉得先让孩子吃饱比较重要。

    “对啊,早知道把孩子放到王婶家好了,这山里条件艰苦……”

    “没关系的。”云宝立即说:“我喜欢跟姜拂姐姐一起。”

    能是真的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