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现在也不晚。

    天上掉下来这么大块肉,三家联手进攻刘备,看起来三家都不算吃亏,可是

    实际上呢?占最大便宜的,还是他袁绍。

    出最少的力,拿最大一块份额。

    这样的好事他一开始还不太相信,可是曹操之前就不断的派满宠来进行外交,表示刘备现在的做法才是天下的大敌,再加上荆州来的那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说的话确实有道理,天下大敌是刘备,联军虽然最大的问题就是心不齐,可是荆州愿意担负起这样的重任,率先用绝大部分的力量展开进攻,这样一来,曹公会放心,袁公也会放心!

    事实上,果然就像诸葛亮说的那样。

    荆州的大军先动。

    他们甚至将驻守在新野,防范曹操的文聘部,都抽调到了进攻庐江的战线上,让荆北的门户保护在曹操的兵锋之下--这可是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足以见到他们的诚意。

    而曹操做得也很到位。

    他没有偷袭荆州,而是在四个战线上,动员了整整二十万正规军,这是他正规军的一半了--对刘备的多个关键城池展开了进攻。

    曹操亲自去对付九江的关羽,夏侯惇对付下邳的张飞,于禁乐进李典等大将分头牵制太史慈高顺黄盖刘备在青徐之地的那些名将、悍将,基本都被曹操的精锐给牵制住了。

    只留下一个守北海的,名不见经传的赵云。

    而且就连留在青徐之地的预备队,吕布、陈宫和陈登率领的那些精兵,他们的注意力,也都在曹操攻击的那些地方上。

    这么好的势态,就好像东成西就里洪七公说的那样--你这姿势摆得太好了,我不踢你一脚都对不起这样的姿势。

    这种战不打,什么时候还打?

    所以早就预备在青州和冀州之间,袁绍麾下最精锐的两支兵马,就要开始动了。

    鞠义的三万先锋营,张郃的三万清河兵。

    这是袁绍麾下最精锐的步兵了。

    以精锐破局,然后大军一拥而上,这是袁绍习惯用的作战方式。

    在这两队人之后,则是淳于琼率领的十五万主力。

    拿下北海,顺势拿下整个青州和徐州,至少也要先占据徐州的门户琅那和城阳,接下来就是一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