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蜀军的阵营,发出了天下奇才的感叹。

    从贤相到名帅,诸葛亮一直在进步,虽然不如演义中那样多智而近妖,却更加的真实,让人感叹这人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学习能力就能这么快?

    想到这里,王易心中突然一动。

    诸葛亮这人虽然是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是这人也是喜欢捣鼓杂学的,传说中的连弩和木牛流马都是他创造的(也有说是他妻子黄月英和他一同创造的),换而言之,这人也是一个文科世界的理科奇才啊。

    “孔明先生,可曾见过水车?”王易问道。

    “自然见过,此物运水极有效果,任何作物都需要水,有此物在,可节省大量人力,田中产出,自然就多了。”诸葛亮道。

    王易点点头,你知道这个就好。

    “水往低处流,高处的田地,是没法有水自动流过去的,所以我们才需要水车,让低处的水浇到高处的田地之中,才能够更好地灌溉高处的田地。”王易道。

    诸葛亮点点头,却不知道王易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可是孔明先生是否想过,为何水会往低处流?”王易问。

    诸葛亮张了张嘴,突然发现这个问题自己回答不出来。

    是啊,水往低处流,人都能够看到,所有人都知道,可是为什么呢?没有人想过啊。

    所以诸葛亮只能说:“此乃天道。”

    “没错,天道,天地之间自然的道理。不过我更喜欢把它称之为规律。”王易笑道。

    “何为规律?”诸葛亮神色微微一动,继续追问。

    “规律,是规则和律法。人生在世上,有规则和律法来约束,所以人的行动,就是有规律的,那些规则和律法,大家需要共同遵守,天下才能够稳定,不乱。一旦大家都不遵守了,就是天下大乱。”王易道。

    诸葛亮微微点头,王易这个解释倒是很有新奇的意思。

    “而天地之间的规律,就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要遵守的东西。”王易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