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从冀州到许都,唯一的要塞。

    这一段包括黄河,都不算是天险了,毕竟有一段黄河水浅,随便搭建浮桥就能够通过,甚至小股人马可以直接涉水而过--不然历史上曹操打官渡之战,为什么不像赤壁之战那样,直接依仗河流的天险?

    就是因为黄河可以轻易渡过的地方,太多了啊。

    还好曹操对这场大战,也是做了很多的准备。

    官渡的地形险要,容易扼守,更何况曹操还从刘备地盘上用各种方法弄来了不少水泥,加固防线的防御--不然他也不会无奈的用佃户去换粮食,当年挖坟墓弄来的那些贵金属,基本都交给商人去弄水泥了。

    而且官渡也就那一段是险要,扼守住之后,大军不得寸进,在后方曹操则可以保持足够的机动兵力,不至于打呆仗。

    这也是曹操不守黄河的原因--黄河没长江那么难过,而且黄河太长,处处都有渡河的口子,要是分兵把守,反而分了自己本来就薄弱的兵力,这种呆仗曹操是不会打的。

    所以他只是扼守住了黄河其他的防线,让袁绍不至于大军全部都展开攻击兖州,攻打他的内部。

    用官渡抵挡袁绍的大军,消磨对方的锐气,然后再寻找破敌的良机。

    这就是曹操用的战术。

    袁绍就算兵力再多,他也会受到攻城器械不够出色的限制,要攻打官渡这样的要塞,无非就是那些手段,对防守一方来说,还是占据了很多的优势的。

    袁绍的思路其实也差不多。

    虽然攻城困难,可是却可以将曹操的主力吸引在一起。

    官渡赢了,曹操的主力也就没了,到时候许都,就是他的囊中物。

    甚至其他地方的曹操精锐,到时候都是他的--这一仗,归根结底不是为了彻底地消灭对方,而是为了取得胜利,向天下的士族证明,自己才是值得追随的对象啊!

    表面上看来,双方动员了接近百万的正规军,可是真正的战场,却只是在官渡这里!

    袁绍赢,天下的士族都会支持他。

    曹操赢,天下的士族同样也会支持他。

    到时候就算散落在各地的曹家宗族和袁家子弟想要继续抵挡下去,也许身边的那些士族将领们,就会把他们给绑了。

    归根结底这是他们内部的一种斗争,是为了决出胜负,而不是彻底的消灭对方!

    这就是和历史上官渡之战不一样的地方了。

    不过虽然不一样,可是官渡之战,依旧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