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群体原本应有的观点”的区别的。

    这个技巧的核心原理就在于,“切割”这种行为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它不仅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切割,反而会提醒路人“他曾经属于这个群体”。

    但在切割之后,他又在事实上的确不再属于这个阵营、也的确不会再帮助这个阵营。因此这个阵营便顿时缺失了一个核心……

    而这里最为关键的影响,在于时间。

    公关领域里面,“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公关玩的都不是pve,而是pvp——更准确的比喻,是“喷射战士”这种类型的涂地、或者说占点游戏。

    梳牙曾经所在的“反扶济社”阵营,原本应该有大量的时间来夯实自己的论点、确立自己的论据和立场。但他们为了供养梳牙这个核心,就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用来给他洗白、用来维护梳牙不被人身攻击。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他们的意见是完全散乱的,于是战场就变成了“支持梳牙”与“反对梳牙”的辩论赛。

    换言之,这个时候“反扶济社”阵营,就在无形中、也是在事实中变成了“支持梳牙”的那一方阵营。

    结果就是,在梳牙突然跳反之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所剩的所有立场与言论,都只剩下了空洞。

    此消彼长之下,扶济社阵营所具有的绝对舆论优势,就足以在公众媒体平台上形成“乐队花车”状态,导致公众无条件信服这些压倒性的声音。进而导致沉默的螺旋,让弱势的反扶济社阵营更加无力发声。他们一旦提出不同的意见,就会立刻被数十倍的声音压倒、以至于根本无法连接在一起形成群体。

    事实上,在罗素让梳牙这个以前就一直有问题的公众人物打入到反扶济社的阵营中,并且让双方与路人都知道这件事、并让梳牙获得反扶济社阵营中大多数人的信赖与认同、以及成为“最出名”的那个旗帜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基本就已经无法阻止了。

    这是必杀之局。

    除非他们能证明,梳牙从最开始就是故意打入进来的反串人,并且立刻提出更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推出更具影响力的“旗帜”,否则没有惊天大反转的话、就已是永世无法翻身了。

    原本网络中,各大论坛、网站、媒体下面争论着的“扶济社”与“反扶济社”的话题,一瞬间就只剩下了同一种声音。

    “反扶济社”的那一派,有的人还在懊悔自己怎么支持了梳牙这种人、有的人认同梳牙跳反的理由并且也决定跳反、有的人因为不分青红皂白的支持梳牙而被记仇的路人拉出来打脸、有的人直接开始发癫并说出了更多弱智言论、有的人对局势感到失望并决定闭嘴……

    在这一刻,原本还陷入了争议状态下的“英雄群青”,也因为扶济社那一方获得大胜、而直接原地洗白飞升。

    ——若是支持扶济社,你就不能不支持群青。

    这也是罗素最开始将“群青”这个身份和扶济社捆绑在一起的好处。

    在开始的阶段,是“群青”在往“扶济社”输血。大多数人都是群青的忠实粉丝。

    而在胜利阶段时,罗素就可以回收自己投入的这部分“声望”,并立刻获得数倍的声望收益。

    就如同将“个人声望”压上了必胜的赌桌上一样。在胜利之后,理所当然会得到数倍的回报。

    再然后,因为扶济社的胜出、也导致了“教父”这个原本处于灰色领域的角色,也会获得暂时的、无条件的认同——并非是没有人会认为“教父本质上也是无码者”、或者“教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在扶济社刚刚处于大胜的状态之时,是没有人敢轻易逆风输出的。

    原本“教父”是绝对不能正式出面的。因为哪怕是支持扶济社的那一方,乃至于是扶济社的内部人员、也未必支持教父抛头露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