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天下大势,顺者昌,逆者亡。

    什么是天下大势?

    对于此时国人来说,天下大势就是就是一体化,就是共同对抗盎格鲁撒克逊人。从去年开始,从徐州到西南西北边陲,到处都响彻着一个声音——宣战!

    宣战!

    对英美西洋宣战,收复旧藩,开拓华夏生存空间。

    不是解放,不是收复失地,而是开拓生存空间。

    「亿万同胞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席之地在那?

    在缅甸,在暹罗,在马来。

    十年前,根据海州条约,已经占领下缅甸的英国认同了大唐对上缅甸的宗***,从那天起,就像越南北部通过与法国谈判建立交趾省一样,大唐开始向当地派遣官员推行改土归流等政策。并且建立了孟养省,并开始向北部移民。

    不过,对于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被英国占领的下缅甸,内部的激进官员仍然是虎视眈眈。

    「西南需要出海口!得此出海口,将是千万西南人民之福!」

    是的,西南需要属于自己的出海口,而不是辗转数千里漫长旅途出海。

    只不过,谁又敢去挑战英国呢?

    英国是如此的强大。

    不过一切都在去年发生了变化,随着大明帝国对英国宣战,尤其是罗马帝国入侵波斯威胁英属印度之后,让大唐上下的许多官员以及民间人士看到了机会。

    尽管徐州中枢不少官员鼓吹「局外中立」,可是在民间,在军中渴望加入战争的声音越来越响,而伴随这种声音在朝野之中越来越响亮,尤其是地方巡抚纷纷主张宣战之后,朝廷中枢终于撑不住了。

    终于,在这一年——大唐中和十八年的9月,面对国内激进的情绪,帝国外事大臣向英国大使递交了照会,要求其撤出九龙、香港以及下缅甸。

    在「9.11照会」递交的当天,六十万大唐陆海军,从孟养省进入下缅甸,开始了收复故土的战斗。他们的行动理所当然的遭到了英军的激烈抵抗。

    炮声!

    在隆隆炮声之中,詹天佑的双眼凝视着雨幕中的英军防线,看着不时升腾起来烟柱,尽管听不到前线的撕杀,可是在看到战士们前赴后继的冲向英军防线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很好,就是这样打,打仗无非就如此,炮兵轰,步兵冲,人人奋勇,焉能不胜?」

    称赞之余,詹天佑又对一旁年青的参谋军官说道。

    「命令炮兵团加强火力,压住英国人的后继兵力……」

    伴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战事越发的白热化,几个小时后,伴随着英印军防线的突破,守军顿时陷入了土崩瓦解的状态,在参谋部响起一片欢呼声的时候,有一名少校参谋悄然走到詹天佑身边,报告道。

    「师长,大帅发电,要求您在战事结束后,到抚南迎接齐王殿下。」

    参谋的报告让詹天佑的眉头一皱,说道。

    「这个大帅,号称知兵善战,这就是善?现在战事正酣,居我去抚南,不知道是战事重要,还是迎王接驾重要……」

    嘴里抱怨着,詹天佑又说道。

    「回电大帅,现在前线战事正酣,我部已突破英军前线,现在不便离开前线,待到我部收复仰光时,末将将于仰光恭迎齐王殿下!」

    ……

    「参谋长,33师的詹长官回电回绝了大帅,说战事正酣,不便接驾,将会在仰光接驾。」

    在项慰廷刚要上车的时候,副官的话,让他一愣,然后他说道。

    「这个达朝啊!齐王是我大唐国本,国本亲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