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关口的城门下面,安三溪仰面看了看这个经常发生战火的著名关隘叹了口气。

    时间过得真快。自己被掳掠到草原上后,几次随着主子行动,就来过一次这个关口。

    当时带领几千人的蒙古台吉,看到马兰关守备森严,就退走了。

    一晃已经十年过去了。

    关城内侧的城门口,站着一些营兵守卫着城门。他们是蓟镇的正规军。

    都是募兵制下招募的营兵。战斗力不是那些乞丐一样的卫所兵能比的。

    身上盔甲齐全,红色的布面甲,腰上挂着雁翎刀,威风凛凛。十分警惕的盘查着来往进出的客商。

    关前好多的等待出关的商队,一排排的马车和骆驼装载着各种商品。

    注意到这支骑兵的到来。城门上的总旗示意了一下。一个小旗官走过来示意他们下马接受盘查。

    安三溪他们远远的看着,这些人都是商队的打扮。但这些人带着这么多的马匹和物资,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

    尤其是马非常雄健,一看就不是普通战马。小旗比较客气,只是要求他们出示出关的批文。

    安三溪面无表情的一掀衣摆,露出了锦衣卫小旗的腰牌。面无表情,其实他有杨凡给开出批文。但是安三溪想秘密行动。

    边军小旗立刻挥手放行。也不废话。每年都有朝廷的斥候和密探出关刺探情报,这些都是秘密任务,他们也不打听。

    一行人进入小小的关城,关城修筑在两山之间。前后两道城墙,分别向两头延伸上山最后和两侧山顶的长城汇集到一起。被两道城墙围起来的这段山谷就是小小的关城。

    一条二三百米长石板路,前后两个城门。石板路两侧和山坡上有些房子,这里驻守这一个百户所。大概有八十多人。算是吃空饷比较少的。毕竟这里经常有蒙古人袭扰。

    关城过去,就算出关了,一行人沿着山谷开始快速行军起来。中午的时候已经离开关城很远了。

    继续向前很可能就会遇到朵颜的牧民。安三溪排除了尖兵,远远地前出侦查情况。

    骑兵小队第一伍走在队伍前边一里地左右,汪海是伍长,他拿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情况。附近都很荒凉,既没有村庄也没有牧民的部落。

    这里是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也是双方混战的前线,能有居民才怪。

    “车晓林、王朋你俩前出十里侦查。”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