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沉毅向这位大太监拱手告别的时候,才开口问道:“高公公,在下那个邸报司的差事…”

    “等你去吏部报道之后。”

    高太监停下脚步,静静的说道:“宫里会想法子给你安排的,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陛下的心思。”

    他扭头深深地看了沉毅一眼,低眉道:“本来,陛下是想把你留在身边当个近人的,但是今天晚上你拒绝了,因此这邸报司最后会不会落在你的手里,还很难说,不过你放心,圣上不会忘了给你的好处。”

    高太监迈步走远:“如果给不了你邸报司,多半会补你一个翰林院庶吉士的名额。”

    说完这句话,高太监迈步走远。

    沉毅站在宫门口,看着高太监远去的背影,心情有些复杂。

    二甲五十一名抬进翰林院这种事情,并不奇怪,事实上翰林院的名额,并没有强制规定科考名次,虽然大部分都是取前十名进翰林院,但是历史上二甲中游乃至于三甲进士,也是有进翰林院任庶吉士的。

    相比较来说,翰林院庶吉士这个清贵的身份,相比较于邸报司这种新成立的衙门来说,自然要高出不少,但是两个身份比较起来,沉毅还是比较倾向于邸报司。

    原因无他,因为沉毅想要做事情。

    进入翰林院,至少要在翰林院憋个两三年或者三五年,才有机会出来任实职,而沉毅如果能够掌控邸报司,三五年时间已经足够他完全掌握这个新成立的衙门,并且把这个衙门发展壮大,成就一番气候了。

    带着复杂的心情,沉毅趁着月色,回到了自己家中。

    在家好好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早上沉毅便起来,去吏部报道去了。

    进士补官,是有一个固定流程的,除了进翰林院的几个学霸之外,其他的进士多半被安排在六部或者其他的衙门观政,这个观政时间一般在六个月到三年,其实也就是朝廷给他们补缺的时间。

    不过沉毅,多半是没有观政这个阶段的。

    他可以说是邸报司的创始人之一,进邸报司做事情名正言顺,再加上提前在大老板那里打了招呼,因此大概率会直接进入邸报司任事。

    不过吏部任命,也是有时间的,即便任命之后,也会给一到三个月的到任期,这段时间,已经足够沉毅回江都再赶回建康了。

    因此沉毅可以直接去吏部报道。

    去吏部报道过之后,沉毅就准备回一趟江都了。

    这趟江都,一是看家里人,二是要把陆安世跟陆小姐带到建康来旅游旅游,顺便巩固一下感情。

    这趟沉毅并不准备在江都久待,估计在江都住个三四天,就会动身返回建康,准备去邸报司上任。

    就在沉毅准备回家的时候,四月二十九日傍晚,一个宫里的小太监悄摸摸的来到了沉家,递给了沉毅一个信封,然后二话不说,扭头就走了。

    沉毅打开信封看了看。

    里面是两张兑票,建康钱铺的兑票,每张一万两银。

    看到这两张大面额“支票”,沉毅立刻就明白了宫里的意思。

    皇帝依旧愿意用他办事。

    也就是说,邸报司的差事稳了。

    不过这两张兑票,却是让沉毅犯了难,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能亲自出面的。

    于是乎,这天傍晚,沉毅带着这两张大额支票,在秦淮河畔的铺子里,找到了正在招待客人的许复。

    许复见到沉毅之后,很是高兴,拉着沉毅坐下,给沉毅端茶倒水。

    “公子可是许久没有来这里了,听说公子殿试高中,我们几个人心里都高兴得紧,昨天还聚在一起庆祝了一番…”

    他话还没有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