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朝廷上下,多少人在揣摩圣意。

    竟是有些看不透了。

    说是重视太子吧,圣驾只要出京,就点太子随扈,太子没有了监国的机会;说是不重视太子吧,今年冬至祭礼是太子前往天坛祭天。

    要知道,祭天大礼,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几次祭礼之一。

    等到太子全套仪仗摆出来,陪祭的王公大臣仿佛见到了年轻的帝王。

    太子神色端凝,端庄大气。

    不过是祭天罢了,早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代皇帝祭天。

    在他看来,这不算什么?

    他的视线扫过陪祭大臣。

    马尔汉……

    马尔汉的兵部尚书衔儿还没有恢复,打理兵部事务,有尚书之实,却没有尚书之权。

    汗阿玛是什么意思?

    太子的视线扫过侍卫,赫舍里家的子弟要么转了外班侍卫,要么就“高升”。

    太子的心情也很微妙,不安中也有些兴奋。

    皇父他老了……

    这是在畏惧自己?

    自己要再有耐心一些。

    如今朝廷尊崇儒家礼法,在汉臣跟天下士子眼中,自己这个太子就是正统。

    就算皇父另有私心,自己只要耐得住性子,这位置就是稳的。

    心里有底,太子也对王公大臣昭显了他的储君气度,一套祭礼下来,没有丝毫错处。

    *

    乾清宫,西暖阁。

    康熙晓得了太子的表现,喃喃道:“储君,国之副……”

    *

    冬至当天,京城习俗要吃饺子。

    皇子府这里也不例外。

    膳房做了四种馅料的,牛肉大葱的蒸饺,猪肉酸菜跟韭菜鸡蛋的两样水饺,还有鸡肉泥的汤饺。

    汤饺是给几个孩子预备的。

    他们已经开始吃饭了,舒舒就叫膳房预备些少油少盐的吃食给他们。

    今日开始就入九了。

    九九消寒图也都挂了起来。

    宁安堂中,伯夫人正慈爱的握着尼固珠的小手,用红色蜡笔涂红了一朵梅花。

    等到涂好,尼固珠意犹未尽,还想要再涂,伯夫人就拿了另一个画册给她涂鸦。

    舒舒在旁,看着一老一小互动,探身过去看尼固珠的笔画。

    八旗不乏才女,尼固珠是宗女,限制也少,要是有天份的话,倒是可以好好培养。

    不过看到稚嫩的线条,看到模糊的一片,舒舒觉得还是要客观些。

    “阿牟,尼固珠这不随我,我小时候可是会画小花的,早早就给阿牟画过花样子……”她有些遗憾的说道。

    伯夫人失笑道:“那时候你都六、七岁了,跟两岁的孩子比什么?咱们尼固珠聪明着呢,这画的多好啊,往后错不了。”

    舒舒看了伯夫人一眼,老太太五十了,开始眼花了吧?

    回头跟九阿哥说一声,看内造办那边有没有老花镜。

    从宁安堂出来,舒舒又去后罩楼。

    这边的九九消寒图也挂上了,不是梅花式样,是铜钱式样。

    这种消寒图,涂抹的时候还有规则,不是像梅花那样都涂满。

    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

    这就是涂抹的大概规则。

    同样是八十一枚铜钱,等到都涂抹了,就是冬去春来。

    今日阴天,第一串的第一枚铜钱,就只涂了上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