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郡王到了热河后,晓得了前阵子各家公主与宗女给九阿哥送寿礼之事,就也用他额涅的名义补送了一份。

    他额涅也是宗女,只是出身寻常,只是无爵宗女。

    礼多人不怪。

    只看小郡王的周全,就晓得他真是真的看重这门亲事。

    舒舒少不得也吩咐了曹顺,再给他们家预备一份回礼。

    男女有别,小郡王过来见了礼,就跟着两位皇子去前头入席。

    十三福晋则是跟舒舒在后院单开了一席。

    十三福晋道:“怪不得我们爷夸,瞧着说话行事,规矩有礼,跟寻常蒙古王公子弟不同。”

    舒舒点头道:“听说是打小跟着汉人师傅开蒙的,也不用担心跟十三妹妹说不到一起去。”

    受到康熙推崇汉学的影响,宫里的皇女们也都是打小学功课,尤其是后头的皇女,少了几分满蒙女儿的泼辣。

    十三福晋道:“这样好,晓得道理,晓得轻重。”

    对皇权多了畏惧,行事不会随心所欲……

    *

    前头,席间。

    十三阿哥晓得九阿哥的酒量,直接让人给他上了米酒,还不忘跟小郡王解释道:“九哥胃弱,吃不得烧酒,就是在御前,也鲜少吃酒。”

    小郡王道:“九贝勒身体贵重,再小心也是应该的。”

    九阿哥道:“嗯,嗯,你们好吃好喝着,爷就是过来凑数的。”

    他本就不爱喝酒,偏偏眼下规矩,无酒不成席,如今抬出身子的缘故,倒是没有人敢再逼他喝酒。

    小郡王也不提什么酒桌的规矩,殷勤举杯,先敬了九阿哥一杯,随后敬了十三阿哥。

    等到挨着敬完,他才对九阿哥恭敬道:“早听说九贝勒大名,我们旗这几年牧民富裕,王府也多收了不少银子,都是托您的福。”

    “哈?”

    九阿哥一时没明白缘故,讶然道:“爷不在理藩院当差,怎么名声还传到蒙古去了?”

    理藩院当差的话,就与各部王公更熟稔些,有时候赶上各部会盟,还要代表朝廷去蒙古出公差。

    小郡王道:“御药,内造首饰,主要还是内务府官收羊毛跟羊绒……”

    蒙古各部除了喀喇沁部半农半牧之外,其他都是只有牧业。

    牛羊遍地,羊毛也稀烂贱,就算有商人出关收购,也是以羊皮跟牛皮为主,没有人带羊毛,利润微薄,还不够路上抛费。

    羊毛都是牧民自己碾羊毛毡子做褥子或蒙古包用,其他也没有什么用处。

    如今内务府收购,羊毛也能卖上银子,精挑出来的羊绒更是价格可观。

    尤其是距离京城比较近的部族,都在想法设法增加羊羔的数量。

    有内务府出面,羊毛羊绒的价格都是统一的,还都签了有了官府印章的契书,不用担心多养了羊被坑了。

    九阿哥听了,忍不住开怀大笑,道:“不能糟蹋东西,爷想的不过是分内之事,真要说起来,这羊毛呢做衣裳可不比丝绸差,也更耐穿!”

    至于御药……

    暂时不用提……

    流行的不是什么正经药,求子更多的时候是借口,还是床笫之间那点事儿……

    小郡王道:“如今为了多养羊,旗里有王公开始圈养,就腾出来不少土地,臣正想要跟朝廷求恩典,让农官下来,垦荒耕种。”

    九阿哥听了怔住,看了十三阿哥一眼。

    十三阿哥也是才听说此事,道:“这?牧民乐意么?”

    农耕辛苦,习惯了放牧的蒙古人未必会喜欢农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