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绑的紧紧的,还要全部编好顶在头上。

    小书亭

    对舒舒这样发量多的,有时候并不友好。

    还有那头油,舒舒至今还用不惯。

    可是不兴有碎头发什么的炸毛,那样就是邋遢不利索,所以头油是日常必用。

    有了钿子头就省了许多。

    黑丝绒钿子一扣,头发都遮在里面,不用上头油了。

    她扶了三福晋的胳膊,道:“您这是进园子给太后娘娘请安?”

    三福晋听了,神色一怔,随即道:“是啊,也不知太后有功夫见没,先到你这里打个站儿。”

    说着,就打发她身边嬷嬷,道:“去问问白嬷嬷,太后娘娘今天心情如何,耐烦不耐烦见人,要是得空,我过去给娘娘请安。”

    那嬷嬷应声下去。

    舒舒见了,不由无语。

    这是得多心大,才想起现在叫人过去太后宫。

    这样已经是失了恭敬。

    这有个先后问题。

    正常的情况下,皇子福晋进来请安,是马车侯在园子外,然后请示太后那边是不是传。

    等到见了太后以后,请了安后,要是想要过来见舒舒,三福晋再过来皇子四所这边。

    而不是现下这个次序。

    两人娘家同族同支,一荣俱荣未必,一损俱损肯定的了。

    舒舒引她到堂屋坐下,等到核桃上了茶,才看着三福晋道:“三嫂之前行事色色周全,在太后面前从未失礼过,怎么才搬出去一个半月,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三福晋在宫里住了四年,自然晓得太后的地位。

    皇上重孝道,尊崇太后,决不允许有人轻慢忤逆太后。

    八福晋就是前车之鉴。

    之前在宫里的时候,她就是极恭敬太后,蒙语也是入宫之前就学的,也会哄太后开心。

    她苦笑道:“是我不对,惦记着早点见你,倒是将规矩给错了,回头到太后宫时,我会记得请罪……”

    舒舒不吭声了。

    难道还是她的错?

    她勾了三福晋来的?

    平白被拉下水,让人心里不舒坦。

    三福晋没有一如既往的犟嘴,可是舒舒还是提了小心。

    又是来说贝勒府官司的?

    上回出殡前就是说了半宿。

    瞧着三福晋这神色,就不像是春风得意的。

    舒舒可不想养成这个习惯,自己成了三福晋负情绪的垃圾桶。

    两人没有这个交情,她也不好劝什么。

    要不然三福晋回到贝勒府有什么后续,旁人还以为是自己在背后鼓动似的。

    舒舒沉默。

    三福晋神色怏怏的,也没有像平日那样伶俐,而是从袖口里掏出一个册子,放在几桉上,推到舒舒面前。

    “这是前阵子做的几首诗,劳烦妹妹现下帮着看一眼……”

    舒舒想要婉拒,可是看到三福晋的眼神,不再是平日的自信得意,而是带了小心与恳求,心下一软,拿了过来。

    是几首夜下品茗诗。

    茶思(一)

    纤手端丝茶,心中思绪杂。

    留得青山在,不怕无饮茶。

    茶思(二)

    茶水缠似胶,心儿似火烧。

    欢愉在昨宵,相思在何朝?

    舒舒觉得自己的强迫症要犯了。

    她沉吟了一下,婉转道:“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