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不是告状这一桩,是后头求情之事。”

    说着他就讲了康熙对讷尔福与郡王府长史的责罚,还有他求情拦着,劝皇父改了金口玉言之事。

    舒舒听了,笑容有些浅了。

    这行事出格了。

    现下父慈子孝不计较,但凡有发作的那天,这就是一条罪名。

    忤逆,不恭敬。

    就算是孝顺,用做到这一步么?

    她握着九阿哥的手,道:“那是汗……往后爷行事,还是要记得臣子的身份才好……”

    要是换成是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没有成丁,也没有当差,行事不妥当,还能用一句“年幼无知”说辩白;可是这成家立业了,有些错就犯不得。

    九阿哥小声道:“所以说,爷存了私心了,往后咱们也是宗室呢……”

    要是站在皇家立场想,遏制下五旗王公的权势,加强皇帝权威是好事。

    可是要是宗室,失了八旗王公超脱的地位,任由皇家处置,那就让人不安心了。

    他凑过来,道:“爷跟汗阿玛建议罚银了,往后咱们不差钱,就算真有过错露在外头,也先用银钱挡一挡。”

    舒舒看着九阿哥,真是惊住了,没想到他竟然还会“未雨绸缪”!

    他说的这个,确实是康雍乾三朝的发展趋势。

    康熙朝在限制宗室爵位的分配,之前已经改革了一次,将宗室子弟的爵位降了一格。

    要不然按照世祖时的规矩,亲王一子为亲王,其他嫡子为郡王;郡王一子为郡王,其他嫡子为贝勒。

    那样下来,一个亲王府就能扩出好几个来。

    现下不一样了。

    规矩是亲王一子为亲王,其他嫡子为贝勒。

    即便是这个贝勒,有的也要经过考封,成绩优异了才有,否则就要降封或不封。

    到了雍正与乾隆的时候限制也多。

    尤其是乾隆,重用外戚与上三旗将领,恩封、功封全都是顶格封公。

    “大将军王”彻底成为历史。

    舒舒不担心了。

    实在是九阿哥这脑回路,自己这枕边人都摸不到,更不要说康熙。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爆赞,竖着大拇指道:“爷可真聪明,能想的那么长远!”

    未来几十年,九阿哥这一波皇子只要熬过九龙夺嫡,日子就差不了。

    谁叫他们到时候是近支宗亲呢,天然跟皇家更紧密。

    九阿哥笑了。

    他呲牙道:“放心,爷不叫你担心,往后做什么事,‘损人利己’的咱们做,‘损人不利己’的或是‘损己利人’的,爷都不会做!”

    舒舒点头,目光柔柔的。

    这样就行了。

    随心就好。

    要求太高了,自己累,没必要。

    九阿哥微微有些意外,道:“爷方才说了‘损人利己’了?”

    之前的时候,舒舒不是老念叨着不让自己做坏事么?

    舒舒轻笑道:“要是太平无事,无冤无仇,非要‘损人利己’那是缺德;要是赶上了,利益有关,‘损人利己’也是应当的,总不能‘损己利人’去!”

    圣人哪里是那么好做?

    还是老老实实做个寻常人。

    九阿哥“哈哈”笑道:“爷就是这个意思,反正咱们不主动欺负旁人,可是也不能吃亏!”

    有什么比夫妻心意相通还好呢?

    九阿哥歪着头,看着舒舒,觉得闪闪发光,哪里都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