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实说的好。”

    九阿哥点头道:“那当然了,这回算了,咱们从浑水里出来了,就别往里掺和,汗阿玛要大动了,其他三位妃母的娘家都给抬旗了。”

    这与九皇子府不相干,这边跟那几家并没有往来走动。

    这两天天气越发热了,舒舒就叫核桃带人开始整理行李。

    等到端午节后,太后移驻北花园,他们也要跟着去海淀了。

    *

    正红旗,三贝勒府,正房。

    三福晋见过了几家的女卷,就美滋滋地看礼单,跟奶嬷嬷感慨道:“还真是县官不如现管,这才是端午节,这‘三节两寿’下来,得多少银钱?”

    奶嬷嬷道:“那拉家倒是沉得住气,没来。”

    三福晋撇撇嘴道:“守着一个皇长子外甥,当然不会将三爷放在眼中。”

    奶嬷嬷道:“今天又有两个贵人娘家递帖子。”

    三福晋带了几分得意,道:“等着吧,都得轮一遍,之前送了九皇子府节礼的郎中们,这回应该也不会落下。”

    人情走礼就是这样,宁愿多送,不能少送。

    正如她预料,下午的时候,就又有十来个帖子到了。

    只是不是谁都有资格登贝勒府的大门的,许多包衣职官,这节礼就跟着帖子到了。

    一下午的时候,三贝勒府门前这条街上车马就没有停过,动静大的连隔壁的直郡王府也惊动了。

    大阿哥还在永定河工地上,没有回京。

    直郡王府长史元松就叫人打听了一圈,结果才晓得这了不得的新闻。

    这到底是该往三贝勒府道贺呢?

    还是往九皇子府道恼呢?

    元松没有自专,将前后事情打听了一遍,写了一封信,安排侍卫往永定河工地送信。

    当天傍晚,大阿哥就在自己的营帐里收到长史的信。

    他瘦了一圈,虽说只是监工,并不需要事必躬亲,可到底吃不好睡不好的,都清减了。

    至于之前带来的路菜,早被其他宗室给哄抢了。

    弄到现在,到了晚饭的时候,大阿哥就只能烧饼就奶茶对付着。

    等到看了长史的信,大阿哥不由蹙眉。

    他倒是跟四阿哥想到一块去了,看不上御史的做派,觉得他们是“柿子捡软的捏”,才拿九阿哥做筏子。

    要不然的话,换成弹劾马齐跟哈雅尔图,才算他们公正。

    至于三阿哥……

    是不是傻?

    内务府是好地方么?

    去年正月里,内务府收拾了好几家。

    因为正好是过年那一段时间,大家休沐的多,随后圣驾南巡又连上,中间竟然悄无声息。

    这是又要收拾那些人了?

    大阿哥若有所思,恨不得写信问问明珠。

    可是他忍下了。

    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引火烧身了……

    *

    端午节前,宫里最大的新闻,就是惠妃、德妃、荣妃的娘家要抬旗。

    这么大的恩典,三家的女卷自然也要递请安折子入宫。

    三位妃主也是没头没脑的,不知道怎么就抬举上娘家了。

    皇上没翻牌子,也没人跟她们提这个。

    难道这就是“母以子贵”?

    为了抬举几位年长皇子的身份?

    惠妃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就不想了。

    等到她嫂子入宫请安的时候,惠妃就道:“这样消停退下来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