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东西。

    然后去大学校园,中午在大学的食堂里买餐票吃午餐。

    下午去图书馆看书和参观。

    一天都很充实。

    大人开心,孩子也开心。

    然后大人们参观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买一些产品走。

    厂里也很开心。

    其他学校的家长来参观之后,才深刻意识到为什么大家交昂贵的学费都要来这里上学。

    虽然没法进去看,从外面看平面图,看室外操场跑道绿化,还有老师的介绍,都能被子弟学校的顶级配置所惊叹。

    教授定期来教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只要有天分,可以直接去大学听课。

    这都是什么神仙操作。

    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李文军做不到。

    ----

    李文军有意引着他往这方面发展,花大价钱翻新室内篮球场,花高薪请了个专业篮球教练来,而且按学生数量给教练额外津贴。

    然后正儿八经从全校挑了二十几个身体素质好,又喜欢运动的孩子一起训练,每周三次。

    能坚持训练并且提高快,最后参加比赛得了奖,学校也有奖励。

    赵林说让赵小林跟着学,能长高点也好。

    其他被选中的孩子的家长就挺不乐意的。

    这不就是陪公子哥玩吗?不务正业。

    你们家孩子以后不读书也可以,可以回来继承家产。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还指望着儿子考上大学,光耀门楣呢。

    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但是无声抗议却是可以有的。

    第一天训练只来了四个人,除了李慎行和李谨言之外,另外两个还是李谨言的“跟班”。

    这两跟班一个是钟瀚文,一个是赵小林。

    钟瀚文说:“就我们四个没法打啊。”

    教练暗暗叹气,嘴里安慰孩子们:“没事,四个人也能打,二比二。”

    赵小林:“我反正要跟谨言哥一队。”

    钟瀚文:“我也想跟李谨言一队。”

    明摆着李慎行就不行,跟他一队肯定输。

    教练说:“篮球第一课,篮球是一个团队运动,最后是比总分,而不是个人得分,所以想赢的话一定要打配合,切忌英雄主义。而且本来国际规则,不仅仅是得分,助攻,篮板,都算个人成绩的。你们听懂了吗?”

    孩子们朗声说:“明白了。”

    教练:“我们先练基本功。练基本功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绝对主力。”

    李慎行满脑子都是四个人打不了比赛,第二天把班上那三个被挑上的孩子叫到操场一角。

    那两孩子缩成一团。

    李慎行看他们这样就想打架了,使劲攥着拳,拿出自己最温和的声调问:“为什么不来训练?!”